地方新闻

全球最小年龄cTTP罕见病患儿在北京儿童医院重获新生

据北京儿童医院妇儿中心公众号12月20日消息,近日,北京儿童医院及其托管的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两院联动,重启已关闭入组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帮助一名罕见病宝宝暖暖(化名)重获新生。暖暖是全球出生后最早(半小时内)开始干预救治的重型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患者,同时也是全球应用重组ADAMTS13制剂年龄最小的患者。

2024年7月10日,一位孕35+4周的外地孕妇带着最后一线希望,踏入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的大门。她曾历经两次正常分娩,但新生儿在数小时后发病并在生后48小时内夭折的痛苦。当地医疗机构通过对孕妇进行羊水穿刺取胎儿脐带血,对胎儿进行了产前基因检测,诊断上高度疑似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并推测该孕妇的前两胎婴儿很可能也是因为这个疾病而夭折。

cTT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酶缺乏症,患者由于体内缺乏剪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物ADAMTS13酶,会导致血小板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迅速凝聚形成微血栓,导致血小板大量被消耗减少发生严重出血,同时出现以脑和肾为主的富含微血管脏器的损伤,危及生命。

面对这一致命的疾病,医院迅速响应,启动紧急救治机制。北京儿童医院两院区通力合作,一个由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血液病科、医务处、药学部、顺义妇儿医院产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组成的51人救治团队迅速集结。经过十余次线上线下多学科会诊,共同为即将出生的婴儿量身定制了周密的救治方案。

经过专家们的讨论,一致认为,胎儿出生后可以通过注射特效药TAK-755来替代体内缺少的ADAMTS13酶,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然而该药在国内外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鉴于胎儿的特殊情况,北京儿童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专家、研究者、申办方各方积极沟通,重启了已关闭入组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为即将出生的胎儿争取宝贵时间。

7月30日,暖暖在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顺利降临。医疗团队按照此前制定的预案,新生儿内科团队迅速介入,为暖暖进行了脐静脉置管,并在最短时间内给暖暖注射了第一剂次的TAK-755注射液,成功稳定了病情。当天中午,暖暖从顺义院区被迅速转运至西城院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接受专业团队的治疗和护理。

在暖暖住院期间,医护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给药方案,给暖暖注射TAK-755补充ADAMTS13酶之后,其血清活性始终大大低于正常水平,且一度出现血小板进行性降低的情况,全身血栓形成和活动性出血风险极高。此时,以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血液病科、药学部为主的多学科团队果断调整给药方案,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她的有创操作,将诱发疾病急进性进展的因素降到最低。

最终,暖暖血小板逐渐升高并稳定在正常范围。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暖暖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在第28天顺利出院。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