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兴安盟:医共体托住“家门口”就医需求

特约记者 柴羽佳 通讯员 林晓彬 高敏娜 刁博禹

11月19日清晨,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哈日诺尔苏木布日雅特嘎查卫生室,村医刘宪周刚开门,便有村民陆续前来问诊、买药。患有高血压的村民关其木格感慨道:“前些年,买药得跑到苏木或旗里。现在嘎查卫生室里药品齐全,不用来回跑了,真是太方便了。”

布日雅特嘎查卫生室的药品,是由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配送的。

“所有基层机构的药品,由县域医共体总院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行零差率销售,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这是兴安盟全面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一项重要举措。”兴安盟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乔玉昌说。

近年来,兴安盟着力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形成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医疗资源融汇之“通”,解百姓看病之“痛”。

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医共体总院探索“互联网﹢”模式,与各乡镇卫生院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医共体内资源共享。除了远程影像检查,各乡镇卫生院的心电图也能实现“一键上传”,总院在10分钟内即可回传诊断结果。

乌兰浩特市医共体总医院葛根庙分院院长时玉国介绍,加入医共体后,该院的门诊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0%、60%。遇上疑难复杂病例,还能联系三甲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自2023年至今,远程会诊已开展4000余人次。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到基层医院就诊。

患者不动,专家动、资源动。兴安盟扎赉特旗第一医共体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三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专科协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来院出诊,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家住扎赉特旗的老张被确诊为肝癌,原本计划去北京做手术,考虑到年纪大、行动不便以及费用高等问题,决定在当地接受治疗。扎赉特旗第一医共体总院根据患者的病情,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专家为老张进行肝脏及肿瘤切除手术,不仅免去了老张长途奔波的辛苦,还节省了6万余元的治疗费用。

据统计,扎赉特旗第一医共体总院已邀请来自北京、吉林等地的专家诊疗患者29446人次。医疗专家通过“传帮带”,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疗人才,为推进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乔玉昌介绍,截至目前,兴安盟6个旗(县、市)已组建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85个乡镇卫生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85个嘎查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急诊占比稳步提升,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旗县”的医改目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