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证券交易所有望解决中小医药企业的研发中转资金
(健康时报记者 郝倩玉)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医药投融资业内人士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将有助于国内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解决创新药研发中转资金问题,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鼓励资金投早、投小、投创新。
2020年11月1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中银国际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健康产业投融资领袖峰会上,科创板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亚洲肿瘤联盟主席李进介绍,截至2020年9月10日,2020年已有近20个抗癌药新适应症获批上市。从数据看来,中国新药临床申报逐年增长,中国创新制药投资到了历史难得的时机。
一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我国中小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若没有足够的资金,医药企势必会在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上受到限制。高禾投资管理合伙人刘盛宇说道,相较于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外资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少、抵押物不足,以及抗风险能力差、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担保等原因,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明显不足,即使有部分企业能借到钱,资金成本也较高。
其中,医药企业更具行业特殊性。在医药研发的早期项目,融资是很难的,各大投资机构更愿意投在后期,即PE,Pre-IPO投资或选择一些有实力的医药企业。刘盛宇表示,由于研发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相较于其他行业,融资对于医药企业的早期项目来讲意义重大,尤其是还在动物实验阶段、一期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研发,中转资金尤为重要。
刘盛宇认为,区别于新三板和与沪深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体现出的差异化即在于,鼓励资金投早、投小、投创新,更加强调早期项目,投早期、投前期。未来,在A轮、B轮,自身条件达不到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都将会把目标转向北京证券交易所。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北京证券交易所实现的三个目标中提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型药企选择并购国内具有研发能力的小企业或license in的方式获得重磅创新药,避免研发风险的同时扩大自身产品线。刘盛宇认为,专精特新中小医药企业作为行业创新研发的排头兵,在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助力下,势必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