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全身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牙齿
民以食为天,食以齿为先。牙齿如果出现各种问题,不仅会带来疼痛,还会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要从牙齿开始。
准妈妈:备孕期要做全面口腔检查
孕妇是牙龈疾病的高发人群,由于体内雌激素和孕酮水平明显升高以及口腔微生物状况的变化,易发生或加重牙龈炎、牙周炎、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可能导致牙齿疼痛不适、刷牙出血、牙龈肿胀等,不仅影响孕妇饮食、睡眠,还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同时,孕期牙齿不适,不要一味隐忍,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特别是在孕中期,很多口腔治疗都可以进行。但是,如果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出现以上口腔问题,治疗手段是非常有限的。
学龄前儿童:家长帮助进行口腔清洁
适合儿童的刷牙方法是“圆弧刷牙法”,即上下牙轻轻咬住,将刷毛轻压,从最后面的牙开始,在牙面上画圈,每个部位重复3—5圈,依次刷到牙齿的3个面——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为避免龋齿,对乳磨牙可进行窝沟封闭,也可对牙齿进行涂氟。在孩子乳牙萌出后,建议家长定期带其做口腔检查,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另外,要积极预防和治疗乳牙龋病,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口腔不良习惯,及时发现乳牙期或乳恒牙替换期牙齿咬合不齐。
中小学生:注意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
家长要监督孩子正确刷牙并检查刷牙效果,必要时需帮助补充清洁,与此同时,要教育孩子使用牙线进一步清洁牙缝。这一时期,孩子的饮食不宜过于精细,要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加强咀嚼,促进牙齿正常替换。注意牙齿清洁、少喝碳酸饮料、减少甜食摄入是该年龄段儿童维护口腔健康的重点事项。
成年人:牙缺失要尽早处理
龋病和牙周病是中青年人群的常见病,而且早期常不易察觉,很多患者前来就诊时已问题比较严重,痛苦大且花费更多。建议18岁以上成年人最好每年洗一次牙,保持牙周健康,一般牙齿洁治并不会伤及牙龈和牙齿。
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多,牙齿和牙龈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影响,发生根面龋,所以,要注意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用牙线和牙间隙刷彻底清洁牙面,出现根面龋要及时治疗。牙周病是老年人牙齿松动、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的主要原因。如果有残留的牙冠、牙根或者特别松动的牙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拔除,拔牙2至3个月后可选择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种植牙修复等。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