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合规指引
1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明确了学术拜访交流、业务接待、咨询服务、外包服务、折扣折让及佣金、捐赠赞助和资助、医疗设备无偿投放、临床研究、零售终端销售等9个具体场景的商业贿赂风险点,覆盖医药购销领域全业务流程。
《指引》通过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倡导医药企业管理层提高合规意识,鼓励建立合规管理组织、合规制度、合规运行机制并注重合规文化建设。
《指引》还对医药购销领域9个具象场景的行为规范和风险识别防范事项进行详细指导。充分贴近医药行业实际,注重具象化描述和实操性指导。
此外,在医药企业商业贿赂风险处置方面,指导医药企业通过完善内部管控措施、配合监管执法实现风险的有效管控。对每个场景内的风险因素进行逐一评估,根据风险等级进行明确的分类提示,列出正面、负面两张参考清单:对于医药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要求,划分为应当、可以、建议、倡导四个档次进行规范提示;对于医药企业应予识别、防范的风险按照违法性风险程度,划分为禁止、避免、关注三个档次进行分类规制。
在指导医药企业准确识别、评估、分级商业贿赂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对于商业贿赂风险的分类处置预案,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切实提升合规管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指引》的发布是推动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关口从事后执法向事前预防转移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治理效能,持续规范和净化医药行业市场秩序,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行业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