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让患者安享延续医疗关怀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如今专业护理服务和外卖服务一样便利,通过线上平台预约就能上门了。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是率先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之一。患者只要在龙岗中心医院延续护理小程序完成预约后,便能居家享受医院的专业护理服务,服务内容涵盖母婴护理、“糖妈妈”居家护理、胃及尿管更换、血糖监测、换药等60余个护理项目。


患者需要有“温度”的护理


龙岗中心医院“互联网+护理”是医院延续护理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亲自上门为预约患者进行护理的一种便利服务。医院产科护士杨春燕、烧伤科党支部书记/护士长江敏君、呼吸科党支部委员/护士长周小玲便是其中的服务人员。

“到患者家中为他们提供护理服务,能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被需要’。”杨春燕说,在一次上门给产妇进行通乳服务时,她发现一旁的新生儿在睡觉过程中不间断地发出“哼唧”声,上前查看情况后发现新生儿肚子胀气严重,鼓得像“青蛙肚”。在告知产妇及家属情况后,她为新生儿做了“排气操”,3分钟后,新生儿肚子便排气成功,恢复了正常,一旁的产妇及家属都对杨春燕的细心和专业赞不绝口,表示上门护理服务很有“温度”。2024年,杨春燕共上门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近300次,工作里程达4000多公里,高峰期的时候,一天内完成了6例服务。有“温度”的护理服务帮助了众多深圳市及惠州市有需求的患者。


“互联网+护理”服务获得口碑认证


“用自己一技之长去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是江敏君的工作理念。一名84岁的阿婆从轮椅转移到床上的时候,意外把手背剐伤。阿婆家住的房子没安装电梯,出行不便,阿婆的家人在小程序上及时预约了龙岗中心医院的上门伤口处理服务。接到预约订单后,江敏君利用午休时间驱车前往阿婆家中,为她处理伤口。在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她还详细告知了老人的家人为阿婆提供基础居家照护的注意事项,以求更好地提高阿婆的生活质量。事后,阿婆的家人表示:“非常感谢龙岗中心医院江护士长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我们提供服务,在家中就能进行专业又温馨的护理着实帮了我们大忙,真心点赞!”

近一年,龙岗中心医院延续护理团队累计上门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400余例,受到了患者们的广泛好评。凭借优质而有“温度”的服务及技术,龙岗中心医院获批“广东省居家护理及互联网+护理服务专科实践基地”,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认证。


延续护理为患者家庭减负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医院延续护理服务的重要模式之一,能够更好地满足行动不便、难以往返医院患者的护理需求,延续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减轻了疾病带来的负担。
96岁的王婆婆(化名)在完成右膝截肢术后,需要通过留置鼻饲管进食,留置的鼻饲管有定期更换需求,而以老人的情况经常往返医院更换极其不便。在一筹莫展时,王婆婆的家属在龙岗中心医院延续护理团队的帮助下了解到“互联网+护理”服务,并预约了每月上门的鼻饲管更换护理。在之后的上门护理过程中,延续护理团队有一次发现老人术肢出现渗液,便第一时间联系医院伤口专科护士上门评估并完成换药,经过多次换药后,老人伤口成功愈合。一次,王婆婆出现了咳嗽,本计划要住院治疗,后来医院延续护理团队联系老年医学科医生上门为其评估,认为她无需住院,随后,医生仔细对王婆婆的家属进行了指导,让家属能够帮助老人正确拍背排痰,服侍老人在家顺利服药。经过一周的居家照顾,王婆婆病情逐渐好转。家属因此为龙岗中心医院延续护理团队送上了四面锦旗和长达四页纸的感谢信,感谢“互联网+护理”服务切实为其家庭减轻了疾病带来的负担。
李爷爷(化名)是一位70岁的退役老兵,也是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结束出院后需要长期进行家庭氧疗及无创辅助通气。操作相关仪器让李爷爷及其家属很为难。了解到患者的“痛点”后,周小玲便带着所需仪器设备来到李爷爷家中,她先进行了居家护理及环境评估、制定了家庭氧疗时间规划表,并指导李爷爷学会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及呼吸功能锻炼等。服务快结束的时候,李爷爷感激地握着周小玲的手说道:“你们既解决了我的烦恼,又像老朋友来我家做客一样亲切。”

龙岗中心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推进护理党支部深化“互联网+护理”服务、“免陪护病房”等惠民工作,守好“患者的心”,答好“民生的卷”,打通了医院为患者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文图:李燕 陶艳玲 张宇栋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