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无陪护病房获患者点赞

累计为309名患者提供无陪护服务,患者满意度100%,获赠锦旗9面……2024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62病区在江苏省徐州市率先试点无陪护病房,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和全程照护的新型患者住院模式。
病区制定好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制度后,不断理顺流程,通过开展多学科查房,设置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岗,组建患者家属微信沟通群,确保了患者的情况能及时向家属反馈;同时,病区推出极具神经内科特色的康复宣教,教患者八段锦、健脑操、郁金香操和良肢位摆放方法等,为他们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后勤保障等全程服务,推动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的有机结合,满足群众多样性住院陪护要求。
无陪护不等于没有人陪护,而是从以往家属陪护或者聘请护工陪护的方式,改由医护人员和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服务,切实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告别“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困扰。2024年8月11日夜间,66岁的王女士因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由救护车送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神经内科会诊后,王女士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需要住院治疗。这时,王女士的女儿却犯了难,因为她工作繁忙,照顾母亲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在为难之际,护士长张婉向其介绍了医院新启动的无陪护病房工作流程,能妥善安置并照护患者,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在无陪护病房工作的护理员都是经过系统培训,通过理论、实践考核获取资质的工作人员,在专业性、服务意识、患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更具优势。护理员的日常工作受第三方公司和医院双方监管,保障陪护的服务质量和安全。陈大姐作为王女士的护理员,主要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包括进食、如厕、洗漱、翻身拍背、活动肢体,以及陪同检查等。无陪护病房采取“小组制”轮班护理服务,陈大姐与团队其他7名护理员两班倒,负责患者照护工作,实现全天候陪护。另外,护理员还要参与护士的床头交接班,了解患者情况,陪护主管在护士的指导下制订每位患者的陪护计划,科学落实工作。
入院第三天,王女士病情影响了吞咽功能。营养师对她进行了营养评估,并为其定制了专属的营养食谱。膳食管理中心负责制作,送餐到床旁。病情平稳后,康复科医生又为王女士进行了早期康复锻炼,并配合传统中医针灸治疗。由于家人不在身边照顾,病区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他们耐心倾听王女士的担忧和诉说,用温暖的话语给予她鼓励和支持。慢慢地,王女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两周的医护协同管理和护理员的细心照料,王女士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言语可流利表达,左侧肢体肌力也由入院时仅手指轻微移动改善为左上肢活动自如,很快她便康复出院。
治疗期间,王女士对护理员细致入微的照顾感到非常满意,她的女儿更是对陈大姐赞不绝口:“就算是子女也做不到这么专业、细致的照料,外面请全天陪护的护工需要花不少钱,在这里每天只需花费一百多元,而且还是请的医疗级别的护理员,我们很放心、很满意,真想把这种照护‘带回家’。”

王女士只是无陪护病房众多患者中的一个。目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并常态化开展试点工作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作质效,为徐州市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文图:刘启睿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