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人民医院:构建高效急救服务体系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以高山丘陵地貌为主,基层急救资源分散、急救能力薄弱。近年来,丽水市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构建“1221” 帮扶模式,紧盯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急救水平这一目标,打通时间空间两个路径,实现两个能力提升,培育一支基层急救人才队伍,搭建以市带县整体发展的急救服务体系,推动急救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突破时间限制 打通空间路径
搭建“空地一体”救援体系。丽水市人民医院在浙江省首创巡回诊疗车和救护车协同调度机制,搭建双向定位系统,实现流动医院与救护车“双向奔赴”。开通空中“120”,创新拓展基于保险机制的普惠型航空医疗,大幅缩短患者转运时间。目前,丽水市建有34个基层急救站点,有145辆救护车,急救半径由21公里缩小至12公里,平均反应时间由34分钟缩减至14分钟。2024年以来,以丽水市人民医院为组长单位的丽水市航空联盟成功完成山区航空急救转运27次。
构建5G急救信息化网络架构。丽水市通过医疗资源“上云入网”,形成急救资源“全景一张图”,实现“一网统救”。积极配合构建本地化急救模式,可一键启动救治团队,并通过系统显示救护车定位、到达时间。救护车可开通远程音视频会诊,支持区域检验、放射、心电图“AI+”会诊,打造“身边救、同步救、精准救、全程救、全域救”5大应用场景,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
聚焦学科建设 实现能力提升
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丽水市人民医院依托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选派急危重症诊疗专家,对基层医院医疗服务布局、设施、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等进行指导,积极推进县级综合医院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抢救和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
提升基层紧急处置能力。围绕常见抢救流程、急救操作规范、急救设备使用等重点,丽水市人民医院采用仿真模拟设备进行现场操作考核,确保“应培尽培、应会尽会”。2024年,丽水市人民医院举办“基层院前急救从业人员急救能力提升班”12场,参与者达1500余人次。
坚持党建赋能 培育急救人才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