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新起点 新目标 打造高品质医疗服务新标杆
在山东省济南市,有一家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评价为“这家医院服务就是好”的医疗机构——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以下简称“省立三院”)。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省立三院以事争一流的标准、实干笃行的姿态,聚焦“能力强、服务优、发展好、群众满意”,全力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成为高品质医疗服务的新标杆。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提振精气神,创新发展抢先机,破解难题求突破,打造品牌站排头,干事创业敢作为,交出了一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答卷。
激活跨越式发展新引擎
省立三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卓越的发展理念,锻造出一支纪律严格、敢闯敢拼敢赢的“三院铁军”,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推动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建强根,文化铸魂。2024年,省立三院构建以思想政治体系、基层组织体系、制度机制体系、人才工作体系、文化建设体系、党风廉政体系6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大党建体系”,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各项工作有了强力抓手,干事创业方向更明晰,激活了跨越式发展新引擎。
在党建引领下,2024年年初,省立三院党委确立“12345”工作思路,即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内、外部运营,坚持人才强院、科教兴院、开放办院的发展战略,推动实现人才破局、学科破局、科教破局和信息化破局,强化做好医疗质量、优质服务、基建与设备、医联体和文化建设等保障措施。
以“12345”工作思路为引领,省立三院构建“大党建体系”“大质管体系”“大运营体系”“大保障体系”,全院上下勠力同心,在人才学科建设、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医院成为山东省消化病医院、山东省结石病防治中心,是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滨州医学院济南临床学院;精心打造的康复护理院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项目,为山东建设医养结合示范省作出积极贡献;作为山东省首批互联网医院、山东省医学会“互联网+”医疗健康分会主委单位、山东省互联网诊疗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省互联网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微创手术占比、CMI值(病例组合指数)等指标继续位于全省前列;顺利接受国家医保局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医保服务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内控管理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肯定;北院区更新扩容项目加速推进,在建筑规模、床位数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不断蓄力,全力护航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7年时间,我们用创新发展和有力实践,回答了‘三院行不行’这一问题。”省立三院党委书记张勇介绍,医院以党建为引领,经过多年的实干笃行和积淀发展,干出了良好成绩和强劲信心,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兵团精神、铁军作风、卓越理念、合和文化、卫生情怀”的新时期医院文化。
人才强院 学科振兴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省立三院以人才促学科振兴、促技术进步、促服务改善,脚步愈加坚实。例如,医院对康复技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学历、年资、职称、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全方位评价,康复技师团队日益稳定,提升了康复治疗师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为康复医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此模式也创新性地在护理、药学、影像技师等岗位推行,真正实现了基层人员的能级对应,激发了基层人员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不遗余力培养院内杰青、优青人才,以差异化发展战略布局学科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发展体系;针对业务短板和空白建立柔性引才机制,高精尖人才“蓄水池”不断扩容;新增3个省级医药卫生重点学科、1个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再结硕果;与山东大学建立科研合作攻关机制,设立联合科研基金,成立联合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学术论文呈现新飞跃;信息化建设再开新局,“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加速推进,成为全省首家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减免工作试点医院,持续构建连续医疗服务新体系……
“我们始终重视培养和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层次、各专业人才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张勇说,经过多年积淀发展,医院形成了“总量满足需求、结构更加合理、储备更加丰富”的人才队伍格局,推动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等服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专科群不断涌现,塑造出发展新优势;以消化系统疾病为核心的消化病学科集群和以康复医学为核心的医康养结合学科集群形成。自2020年7月挂牌成立山东省消化病医院以来,省立三院围绕特色专业发展、亚专业布局、硬件设施配备、人才引进与培养开展了大量工作,连续举办三届山东省消化疾病周学术论坛,有力促进了山东省消化疾病多学科诊治能力提升。
省立三院肝胆外科、康复医学等学科走在国内前列,肝胆结石病微创诊疗专科、显微修复重建专科、泌尿系结石精准防治专科等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技术鲜明;主动脉夹层诊疗专科、昏迷促醒诊疗专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专科等院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脱颖而出。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在“外科微创化、内科外科化、医技临床化”学科发展理念下,省立三院以保证治疗效果为前提,大力发展微创技术,突出“微创”诊疗特色,大大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如今,‘精益微创技术,守护百姓健康’已经成为省立三院独具特色的专业品牌。”党委副书记、院长冯肖亚介绍。如今,省立三院“两院五中心”(山东省消化病医院、康复护理院、心脏中心、脑科中心、骨科中心、肿瘤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发展势头强劲,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2024年,省立三院以“大运营体系”为核心,优机制、激活力、添动力,推动“人才、学科、科教、信息化”破局,为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疾病谱的变化,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更多的特色专业,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建更多更有力保障。”冯肖亚说。
打造百姓满意新三院
作为全省较早推行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的医疗机构,省立三院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服务路径,彰显责任担当。自2018年起,医院就开始探索医务社工服务,并打造出“2468全程全周期”社工服务体系,由医务社工带领医务志愿者,在患者服务、职工服务、社区居民服务和社会服务4大板块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困难救助、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服务,擦亮了医院的公益品牌形象。6年来,受益群众8万余人次。
省立三院积极顺应国内老龄化趋势和特殊人群就医需求,围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进行点线面及纵深的拓展和尝试,将“为老服务”延伸至医院的环境建设、管理升级、文化塑造中,构建了就诊更便利、沟通更有效、服务更周全、体验更舒适的老年友善就医服务格局,形成了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全链条服务模式,建立了上下联动的4级(个人—家庭—社区—医院)协同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努力做好老年人的“健康守门人”。
2024年,省立三院完善“大质管体系”,以“三甲”复评审为契机,全面提升标准化建设能力,开展基础医疗质量巩固提升专项行动,服务创新成果引人注目:启用济南市首个5G院前急救系统,实现“上车即入院”快速施救新模式;“五位一体”老年健康综合保障体系经验做法推向全国;持续打造高效就医新体验,肠镜当日做,病理报告当日取,“融合大模型技术构建患者诊后全流程管理”模式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度“医疗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典型案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开展护理合作,与省内50家医疗机构成立护理联盟,“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日渐成熟并在省内外推广……
在“大保障体系”下,省立三院构建优势专科联盟辐射集群,医联体保障更加丰富。2024年,医院派驻32名医务人员赴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帮扶;签约51家医联体合作单位,开通22个急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新建16个专科联盟,增加130家会员单位,提供互联网远程区域服务惠及3万余人次。
站在新起点,锚定新目标,建设新三院。围绕“建设现代化临床研究型医院”的总体目标,省立三院努力建设智慧化的“医、康、养”综合体和“百姓满意医院”,奋力打造省级医院新典范、群众就医新选择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省三力量”。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