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新春里,看孩子们去


通讯员 罗萍 张玉飞 本报记者 郑纯胜

2025年的春节,久旱的江南大地终于迎来了一场甘霖。2月1日(正月初四)下午,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浙江省桐庐县妇幼保健院党总支书记陈玉平带领“新春健康小分队”一行,看望慰问在该院出生或就诊过的儿童和婴幼儿。

“小胖墩”变俊了

在城南街道金溪村,当见到晨晨时,儿科护士长戚玲脱口而出:“晨晨又瘦下去了!”“是啊!”晨晨妈妈欣慰地说,“别人是每逢佳节胖3斤,我们晨晨是瘦3斤。”“春节期间巩固得不错,要表扬!”院长李宝萍对着晨晨竖起了大拇指。

看见晨晨家客厅的门口放着一台跑步机,戚玲说:“这不就是晨晨每天打卡跑步的小小战场吗?”“战场虽小,战果却不小。自从加入你们医院的‘减重营’后,晨晨两个多月减了16斤。”晨晨爸爸看着明显瘦了一大圈的儿子,满意地说。

11岁的“小胖墩”晨晨在父母的支持下,加入桐庐县妇保院儿童青少年“减重营”,经过体格检查、膳食调查,得到了一份量身定制的运动方案。之后2个多月,晨晨通过锻炼和调整饮食,成功甩掉了赘肉。

桐庐县妇保院副院长胡剑倩介绍,桐庐县正探索建立“医校结合、家校协同、多元参与”的少儿健康管理及服务体系。晨晨就是在学校的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体重指数超标,到桐庐县妇保院儿科肥胖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的。目前,该联合门诊由儿科内分泌医生、儿童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及中医师联合出诊,共同为孩子制定“减肥方案”。

乳儿班的淇淇

当小分队来到淇淇家时,11个月大的淇淇正扶着围栏练习走路,并不时和哥哥“咿咿呀呀”地互动。陈玉平一见到和自己外孙同年同月生的萌娃,忍不住一把抱了起来。

淇淇是家里的二宝。产假结束后淇淇妈妈本来打算请个育儿嫂,但因为费用不低,一直犹豫不决。想起在桐庐县妇保院生孩子时曾看到医院一楼有个托育园,淇淇妈妈就打电话咨询情况,得知托育园刚刚开设了乳儿班。之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6个月大的淇淇送入了乳儿班。

“淇淇第一天入园,我是在身边陪着的。孩子一开始有点哭闹,后来就适应了。在乳儿班,辅食都是每天带去,由托班的老师加工制作,很安全。”淇淇妈妈说,“费用也非常亲民,一个月2927元,还能享受政府每个月1000元的补贴。”

淇淇爸爸对乳儿班的服务也非常认可:“乳儿班提供照护、养育、早期启蒙教育等服务,孩子8个月体检时,医生说生长发育指标都超过同龄儿童。”

听着淇淇父母的介绍,陈玉平露出几分羡慕:“看到淇淇长得这么好,我也在考虑小外孙要不要早点入托啦。”

琳琳进步很大

小分队一行来到琳琳家时,琳琳正在睡午觉。琳琳外婆说,女儿女婿都去上班了。

琳琳是2022年11月出生的,断奶后被外婆带到农村老家。18个月体检时,琳琳被发现语言表达、精细动作、社交能力明显落后,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父母带琳琳到桐庐县妇保院儿保门诊咨询时,得知桐庐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桐庐县妇保院托育园和小儿康复科的力量,对生长发育偏离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决定让琳琳接受干预治疗。上午,琳琳在托育园与同龄儿童共同生活;下午,则到小儿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

琳琳2024年9月入园,经过3个月的“在园学习﹢言语康复”,其语言表达和精细动作都有了明显进步。

大家正聊着孩子的事,琳琳妈妈风风火火地赶回来了。她还没说几句话,琳琳就醒过来了,不哭不闹,赤脚从卧室里跑出来,一头扎进了妈妈的怀抱。琳琳妈妈说,女儿以前不爱说话,自从在桐庐县妇保院接受“医、教、康”一体化的融合训练,进步很大。

小分队离开时,琳琳和妈妈、外婆一起到电梯口送行,并摆手说“再见”。看到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小分队一行都感到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