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持续惠民生

本报讯(首席记者 姚常房)1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2025年,将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聚焦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项目,持续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2025年,将更大力度支持公共服务补短板建设。统筹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加大社会民生项目支持力度,完善“一老一小”设施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支持儿童福利、残疾人等社会服务兜底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介绍,2025年,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聚焦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扩大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社区便民、机构养老等服务,让智能辅具、银发专列、老年游学等新鲜事物进入更多老年人生活。

袁达介绍,2024年,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400多亿元,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上,支持高水平医院布局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安排100亿元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更新CT、B超、血液透析等医疗设备;实施病房改造提升行动,改造升级2~3人间病房3万间。在普惠养老托育上,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需求,加快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针对最需要照护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力支持养老机构扩大护理型床位供给,全国养老服务床位数预计达847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预计提高到62%。针对众多“小家庭”养育负担问题,完善普惠托育价格形成机制,较大幅度增加普惠托位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