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老年人听力下降后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建议及时就医干预

已有权威研究证明,老年性耳聋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轻度听力下降的老年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约为正常人的两倍,中度听力下降的老年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约为正常人的三到四倍,重度或极重度听力下降的老年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约为正常人的五到六倍。

3月3日,在《人民名医》直播总第1109期、耳鼻喉系列第10期节目中,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科主任李永新介绍了及时识别和干预老年听力损伤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李永新谈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听力都会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听力下降会带来认知、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超出听力学范围之外的变化往往会对个人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比如听力下降会影响老年人的社交活动,甚至导致自尊心受损。

听力下降重点影响的是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这是因为大脑处理听觉信号时消耗的资源比以往更多、负担更重,大脑恢复和保持记忆力、专注度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更易出现认知障碍。近年来,耳科和神经内科紧密合作,通过及时干预、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听力,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而阻断认知障碍的进展。李永新说。

李永新介绍,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是两种常见的听觉辅助设备。助听器适用于解决80分贝以内的听觉损失,如果听觉损失超过了80分贝,则需要用到人工耳蜗。一些老年人比较抵触使用这些设备,认为人老了听不清声音是正常现象,不愿意给孩子添负担。医生和患者家属可以让患者试戴一下助听器,并耐心科普讲解,很多时候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用哪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家里长辈的听力下降?李永新表示,很多长辈习惯佩戴机械表,子女可以让父母经常自测一下是否能听到指针走动的声音。如果长辈无法听见机械表指针走动的声音,或者子女发现长辈说话声音变大了、经常听错内容,建议及时陪同长辈就医。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