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有新招:在胃肠道里放个小支架
罗先生(化姓)多年来深受肥胖困扰,尽管尝试了运动、节食和使用药物等多种减重方法,但均未能取得理想效果,体重反而不断增加。近期,他来到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胃肠减重外科,寻求新的治疗手段。经检查,罗先生体重91公斤,体质量指数(BMI)为32.63,属于中度肥胖,而且存在空腹血糖、血脂和尿酸指标增高等问题,影响了生活质量。经过综合评估,刘杰锋向罗先生介绍了一种减重新方法——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它是一种新兴的微创减重技术,通过在胃肠道内放置支架,改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路径,从而达到减重的效果。刘杰锋与内分泌科、营养科等科室专家一起,为罗先生制订了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全方位的治疗支持。罗先生被收入院第二天,刘杰锋带领团队在胃镜下成功完成胃转流支架置入,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术后罗先生无不良反应,第二天顺利出院。术后两周,罗先生成功减重10.5公斤。刘杰锋介绍,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是通过内镜将一枚记忆合金支架精准置入十二指肠起始段,如同在消化道上游架起一座临时立交桥,使食物绕过十二指肠和部分空肠,直接进入中段肠道。这一过程可减少营养吸收、调节肠道激素,实现“减重+控糖”。与传统减重手术相比,该技术有三大特点:一是无创快捷,不用开刀,全程无切口,30分钟即可完成,次日就可出院;二是灵活可逆,3个月后可取出支架,消化道随即恢复原状;三是帮助代谢重塑,研究显示,许多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提升。BMI≥27.5且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疾病的人群;BMI≥32.5的单纯肥胖人群;无法耐受传统手术或需短期快速减重(如进行关节置换术前)的人群,都比较适合利用该项技术进行减重。
刘杰锋表示,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的手术过程分为三步:一是术前评估,通过胃镜、代谢指标检测和心理测评等,全面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该项技术;二是进行支架置入,在静脉麻醉下,利用内镜介入技术,直达患者十二指肠释放支架;三是严格进行术后管理,一般通过“个性化饮食+定期随访”,3个月后便能取出支架。需要注意的是,严重胃肠溃疡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不适合接受该手术;患者术后1周要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患者应配合营养师跟踪,防止营养缺乏。虽然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并非适合所有肥胖者,但它为肥胖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