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成效显著

近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居民吉克阿木(化名)突发胸痛,在喜德县人民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来自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组团式”帮扶医疗队专家程劲松博士明确患者病情后,第一时间把患者送入介入导管室实施冠脉介入治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吉克阿木堵塞的血管被开通。看到吉克阿木转危为安,家属握着程劲松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团式”帮扶让喜德这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急救能力发生了质的改变。“以前喜德县介入治疗设备严重不足,急性心梗患者只能先进行溶栓治疗,再转到凉山州西昌市具有介入治疗能力的医院继续救治。我们帮扶医疗队来到这里,最希望的就是改变这种状况,让更多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驻喜德县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医疗队队长、喜德县人民医院院长王健说,“在东西部协作契机下,宁波市海曙区提供了500万元资金支持,用于购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协助喜德县人民医院建立了介入导管室。同时,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高度重视,选派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骨干医生程劲松博士到喜德县开展医疗帮扶。这让喜德县人民医院不仅有了更专业的医疗设备,也有了技术人才。”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先后为喜德县培训了2名当地心内科医生,目前均可独立开展冠脉介入治疗。王健表示,加强“五大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是“组团式”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介入导管室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喜德县人民医院在胸痛中心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效降低了心梗患者的死亡率,保障了当地群众的生命健康。

自2022年“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派出2批次10人常驻喜德县人民医院,其间,还持续派出短期医疗帮扶专家到喜德县人民医院,累计为当地培养了27名专业人才,开展45项新技术、新项目,显著提升了喜德县人民医院的综合实力。2024年,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在对口支援的越西县、甘洛县深入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助力完善县域内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推动受援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图: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