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养中心感受别样亲情
本报记者 李季 通讯员 任永立
这个蛇年春节,52岁的戴元青和母亲是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圪垱店医养中心度过的。
“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晚上,医养中心给我们准备了瓜子、水果、饺子,还有10个菜,比在家过年还热闹。”大年初二下午,武陟县圪垱店医养中心里,戴元青和同样住在这里的田振标等人聊着天。
戴元青因外伤导致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是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焦作市在武陟县圪垱店镇卫生院设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失能失智重度残疾人医养中心,接收戴元青等15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入住。为解决戴元青的后顾之忧,医养中心让戴元青的母亲到中心做护工,照顾包括戴元青在内的两三个人,每月能领取2000多元的工资。
“入住人员由最初的几个人、十几个人到如今的26人,其中11名是社会化入住人员。”圪垱店镇卫生院院长、医养中心负责人王会战说,“过年过节他们都不愿走。”
“在这儿住比家里强多了,有医生护士随时照管,每顿都是热馍热饭送到跟前。”77岁的张世贵说。他已陪伴患有脑出血严重后遗症的老伴在圪垱店医养中心生活了5年。
“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来自二三十个村,每个人性格脾气不同,天天都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王会战说,他主动担当“调解员”,为医养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和纠纷调解。在做好医养服务的同时,中心引导特殊群体自力更生。戴元青钻研电器知识,主动承担圪垱店镇卫生院各种电器的维修任务,卫生院还在便民服务站给他设立维修点,为他提供社会化服务平台;身为护工的张世贵兼职负责卫生院的绿化带管理……
圪垱店医养中心还根据残疾程度为每名医养人员制定个性化理疗方案,根据不同人员体质定制营养餐,每周给医养人员洗澡、换床单被罩。
中心在为医养人员提供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慰藉于一体的优质服务的同时,将每名医养人员的生日信息张贴上墙,在生日当天为他们过生日,让大家感受别样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