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核心在制度“破”与“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邱越 实习记者 乔芮)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制度的建设,在改革的过程,破就是制度的变革,立就是制度的建设。公立医院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核心是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去进行制度的破与立。10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付强在2023中国医院质量大会上表示。
10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付强在2023中国医院质量大会上发表讲话。
付强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质量等同于医疗质量的质量,把高质量发展拆成高和质量是有失偏颇的,高质量这三个字不可拆分,高质量对应的是高速度,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是符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五更特质,以系统集成、高效协同改革为实施路径的发展。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应当聚焦于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付强总结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应该具备的时代特征。
首先,要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目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量的增长,现仍然存在着一些供给不足的问题,供给不足既有总量不足,也有结构性不足,而在所有的不足当中,合理资源配置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付强表示,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医疗资源的配置数量还是结构,包括床位的设置、医务人员的扩容,大型设备的配置,都在向中西部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向基层倾斜,所有的倾斜都跟质的有效提升相关联。
其次,要统筹卫生健康事业水平提升和卫生健康产业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应该关注健康收益与资源投放的价值平衡点,追求服务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并不是追求脱离实际发展水平差异的完全的平均。而从健康产业发展上,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能促进和赋能产业的升级换代,以技术创新、新材料、新业态助力医疗供给质量和水平的大幅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事业和产业均衡考虑,制度与科技的创新和转化深度融合。
再次,要统筹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和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付强表示,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在人有我无的卡脖子技术方面,必须要依靠自主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在人无我有的抢占技术制高点方面,需要发挥大医院的牵引作用,进行原始创新和引领性开创,这是公立医院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最后,要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和两个大局的国家战略。过去几年,我国很多行业和外贸领域都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和疫情防控、卫生健康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失。按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长速率推测,2025年我国卫生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到12.4万亿元。与全球重要经济体相比,我们的医疗卫生领域市场有优势,供给有优势,保障有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运营: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