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诊断时间缩短数月至数年,阿尔茨海默病检测有了新方法
3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海南博鳌研究型医院)发文称,该院检验科团队成功应用国内首款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试剂盒,完成了两家医院疑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样本检测,患者检测报告已分别返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5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副院长黄培坚(中)正在查房。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该系列试剂盒通过定量测定人体脑脊液中的-淀粉样蛋白(1-42)(A-42)、磷酸化Tau蛋白(p-Tau)和总Tau蛋白(t-Tau)的浓度,用于评估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认知障碍。目前,系列试剂盒上市申请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并纳入优先审批。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该疾病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关键窗口期。若能在此阶段启动疾病修饰治疗,将最大限度地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3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副院长黄培坚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黄培坚介绍,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主要基于各种认知测试、常规实验室检测和结构成像(MRI或CT扫描)。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使用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作为淀粉样蛋白病理的确认标准,但该检测方法仍存在费用高昂、暴露于放射线等局限性。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精准诊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在内的相关指南,均推荐脑脊液阿尔茨海默生物标志物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疾病进展评估,并将其作为临床启动疾病修饰治疗的指标。
根据目前研究显示,该脑脊液系列试剂盒与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的一致性高达90%,可在疾病早期阶段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变化,将诊断时间缩短数月至数年。黄培坚表示。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