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谢谢你们让孩子又有了未来”

脑干作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大脑的最底部,连接着脊髓与大脑的其他部分,负责控制许多关键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血压调节和觉醒、睡眠等,因此,被誉为生命中枢的“禁区”,一旦发生病变,尤其是脑干出血,其凶险程度不言而喻。近日,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团队对这一“禁区”发起了挑战,凭借精湛的微创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年轻的脑动静脉瘘合并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患者,挽救了她宝贵的生命。

患者小玲(化名)因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伴左侧肢体乏力,被紧急送到了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岳麓院区。经脑部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其脑干下部被扩张的血管环绕,出现了罕见的脑血管“短路”。正常来说,人后脑最粗大的一根动脉血流大部分直连迂曲扩张的静脉回流入心脏,并不供应脑组织。小玲的病情导致高流量的血流冲击,让动脉壁膨出形成了两个极易出血的动脉瘤,这是非常危险的脑动静脉瘘合并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小玲此次发病初步考虑可能是动脉瘤渗血。

脑干结构精密且代偿空间极小,此处发生病变,手术治疗的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患者昏迷、重残甚至死亡。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李斌迅速集结张凌云、甘杰、文擘彬等医生组成介入团队,并与麻醉手术科、影像科、介入中心及神经内科二病区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通过高分辨率DSA三维重建技术,多学科团队反复研究脑动静脉瘘的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对手术路径、栓塞策略、风险防范及对策等进行多轮推演,最终制订了经血管介入栓塞动静脉瘘及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方案。

术中,手术团队通过患者大腿根部直径不到3毫米的穿刺通路,将微导管沿体内动脉精准送入直径不足2毫米的颅内病变血管。在实时影像导航下,主刀医生以毫米级操作避开脑干重要功能区,逐步填塞动脉瘤并封堵瘘口。历经2个多小时手术,患者的动静脉瘘及动脉瘤被完全栓塞。术后造影显示,异常血流消失,脑动脉恢复正常,且脑干压迫被解除。

小玲在介入手术室很快苏醒,未出现肢体瘫痪、吞咽障碍等神经损伤并发症。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小玲顺利度过术后高风险期,次日复查CT显示正常后,被转入普通病房。面对已恢复正常活动能力的女儿,小玲的父母在其出院前含泪向治疗团队致谢道:“谢谢你们让孩子又有了未来。”

脑干出血死亡率高达70%—80%,而合并动静脉瘘及动脉瘤的病例更为罕见,救治此病例对团队经验、设备精度及围术期管理的要求极高。该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在复杂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技术突破。“脑干手术容不得半点误差,唯有术前精心准备、术中精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才能为患者守住生命与尊严。”张凌云介绍,目前,科室已建立了脑干病变多学科联合诊疗体系,将造福更多疑难危重患者。


文:李艳 甘杰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