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医生播下的种子“开花了”
特约记者 喻文苏 通讯员 李霞
当响亮的啼哭声划破高原夜空,手术室外的家属激动地说:“我的孩子活下来了!援藏医生播下的种子在海拔4000米的土地上‘开花了’。”
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人民医院打响。面对一名高危孕产妇突发胎儿宫内窘迫的危急情况,一支完全由该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治团队临危不乱、果断决策,仅用35分钟就成功完成紧急剖宫产手术。
“胎心率骤升,立即终止妊娠!”当日凌晨2时50分,面对胎心率飙升至194次/分的险情,该院值班团队迅速响应,紧急施行剖宫产手术。
妇产科主刀医生毛尔莫、雍香精准切开子宫,麻醉医生次尔拥珍全程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儿科医生吉克七日无缝衔接实施新生儿复苏……手术仅用时35分钟,母婴平安。没有慌乱,没有迟疑,每个环节都印刻着一年来200余场模拟演练形成的肌肉记忆。
“过去我们总习惯等带教老师拍板,现在敢自己冲上一线了!”该院妇产科带班负责人杨冬感慨道。从“跟着做”到“独立做”,从“不敢想”到“敢担当”,这群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青年医生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受益者。
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面对复杂病例,该院医护人员常因能力不足、缺乏经验而信心不足。随着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深入开展,来自支援医院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的专家扎根高原,以“师带徒”模式开展系统性帮扶。从胎心监护图谱判读到紧急剖宫产流程演练,从产程管理规范到多学科协作机制,援藏医生们倾囊相授,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化为可落地的“高原救治方案”。
该院副院长朱本富介绍,随着本地医护团队逐步掌握高危妊娠管理、产后大出血抢救等技术,受惠于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该院周边200公里内的农牧区孕产妇转诊时间比以前缩短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