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咨督导 延展协同服务内涵
精神疾病专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是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群体,服务方式各有特点,三者联合将有助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尽早识别及有效干预。自2023年10月以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了一项创新探索,即精神疾病专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开展合作式服务,也称医咨督导。在医院党委书记骆宏看来,医咨督导的本质是通过合作实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全病程管理,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通过与患者的充分沟通,为医生诊疗带来更多客观全面的信息,医生的精确诊疗又可以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明确方向,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本报记者 肖薇
通讯员 李彬
增进信息同步与互通
“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纯粹的生物学问题,它往往与个人性格、家庭环境、社会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倡导从大健康的视角去分析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全病程管理。”骆宏说,“然而目前多数医疗机构在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时普遍存在精神疾病专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等‘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良好的协同工作机制。”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立了10余个心理健康服务小组,成员包括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护士、社工等,覆盖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强迫症、心境障碍等多个领域。
“在医咨督导模式中,一方面,我们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实现重要信息的同步和互通,确保患者接收到连贯一致的治疗信息,减少误解,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强调以医生为核心,由医生为患者作出评估诊断,促进诊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骆宏说,“通过这种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医生会渐渐清楚要为心理咨询师、护士提供哪些信息,心理咨询师也可以知道医生作出了怎样的诊断,然后根据诊断适时调整咨询策略。”
在医咨督导模式中,医生作为全病程管理的关键执行者,对患者入院前到出院后的各个阶段,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控,比如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后续跟踪随访等。因此,医生需要具备前瞻性和系统性思维,确保患者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到恰当的医疗关怀和支持。
同样,心理咨询也是全病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同时要做好心理咨询数据分析,为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携手提高患者诊疗效果
推行医咨督导,加强日常沟通交流是重要方式之一。心理健康服务小组的各成员会在日常诊疗中随时沟通患者治疗进展,互通信息数据,调整治疗方案。
医咨督导模式实施不久,心理咨询师王某接诊了10岁的孩子小兵(化名),他在学校常常顶撞老师,影响课堂秩序,脾气也很暴躁,爱和父母发火。为了改变小兵的行为,父母试了很多办法,训斥、奖励、讲道理,都没有太大的效果,因此只好带着小兵来看心理咨询门诊。
心理咨询师翻看小兵以往的病历时发现他被诊断为“情绪冲动和紧张状态”,猜测小兵的情绪不稳定可能另有原因。详细了解小兵父母的咨询动机、小兵的成长经历后,结合小兵在接受心理咨询时的表现,心理咨询师引导小兵的父母填写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并将小兵转介至儿童心理科就诊。经过综合专业评估,小兵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科医生为其制定了药物及物理治疗方案,以改善核心症状。随着诊断的明确,心理咨询师也对咨询策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比如帮助小兵分析顶撞老师背后的原因,每次咨询时都肯定小兵在学习上的细小进步和改变,帮小兵制定行为打卡表,实行积分奖励。经过三个月,小兵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面对小兵的问题,同处一个小组的儿童心理科医生与心理治疗师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心理治疗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小兵转介到儿童心理科,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与医生保持交流,加强评估,提升了治疗的效果。
聚焦关键话题深入探讨
除了日常的及时沟通,医院还建立了例会制度。心理健康服务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聚焦某一领域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推动医咨督导更好地落地。在今年8月的例会中,各小组就围绕精神康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非药物干预、儿童心理健康管理、健康心理评估与行为调控等进行了探讨。
在以“一起成长”为主题的例会中,医院物质依赖科主任汪永光带领医生、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助理共同针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进行了讨论。经过讨论后大家认为,儿童在情绪表达、症状描述等方面和成人有明显的差异,在沟通和疏导时要更加小心谨慎,不要轻易“贴标签”。
骆宏指导的小组则主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非药物干预。在例会中,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联合汇报了具体的个案,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协同工作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比如,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心理治疗师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心理咨询师在与医生的协同工作中,应熟悉医生的评估模型,在咨询过程中根据医生设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确保咨询活动与医学治疗相辅相成。
“在协同工作中,心理咨询师会面临来自医生、家长、患者等多方的信息输入,这些信息可能会相互干扰,影响判断。因此,心理咨询师应学会在众多信息中筛选和整合关键信息,以确保提供专业的意见。”骆宏说。
鉴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全病程管理是重要的手段。据骆宏介绍,目前,医咨督导模式主要集中在院内诊疗阶段,未来会向定期门诊随访、服药依从性管理、康复和社区支持等诊后医疗服务拓展,通过深化协同合作,精神疾病专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能结合实际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方案,以系统、共赢的理念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