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零添加”引热议,新标准或将规范“乱标”问题
3月20日深夜,千禾味业针对媒体报道其酱油产品千禾0与零添加相关情况进行说明,零添加食品引发热议。近几年,超市货架上出现了不少标注无添加字样的食品。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何计国此前曾表示,零添加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市场存在不规范现象,宣传无添加可能加剧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和恐慌。
2023年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布的食品添加剂调查数据显示,66%的被调查者认为,零添加、不含防腐剂的食品更安全。在此需求下,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饮料、调味品、速冻食品、奶制品等产品外包装上标注零添加等字样,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其中的无添加通常指无防腐剂/无甜味剂/无色素/无香精香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已于2025年2月8日起施行,其中强调,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五个基本条件。
何计国介绍,凡是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都不会给健康带来损害。盲目追求食品零添加,反而可能增加食用风险。比如,食用油中如果不加抗氧化剂,很容易变质产生哈喇味儿;没有防腐剂的酿造酱油,尤其是盐的添加量又比较少的,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如长毛、有异味,需要放到冰箱里保存。
此外,还有一些食品标注不规范甚至存在误导的情况。何计国举例,罐头包装上其实没有必要标注无防腐剂,因罐头经过高温灭菌,本身就很难被微生物利用生长而变质;植物油、椰子水等没必要宣称0胆固醇,因为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对于这些不规范的问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在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时提到,在食品的标签上特别强调一种或多种配料或成分的含量较低时或无时,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在成品中的含量。使用无不含等词汇时,其相应配料或成分含量应严格为0。食品添加剂、污染物,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中本就规定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不得使用无不含等词汇及其同义语进行声称。同时,不得使用不添加不使用及其同义语等词汇。
期待新国标的发布和实施,推动行业内零添加产品的标注和宣传更规范。何计国最后提醒,作为消费者,不仅要看包装上的大字,更要学会查看食品的营养标签和配料表,了解该食品的核心和本质,这样才能真正选到合适的食品。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