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智能儿科医学)”揭牌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召开,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牵头建设的“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智能儿科医学)”正式揭牌,标志着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人工智能+医疗”融合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推动儿科医学实现从精准诊疗到健康管理全链条智能化升级。



据介绍,该实验室将针对儿科病例复杂、患儿配合度低、数据获取难等特殊性,聚焦“智能儿科医学”核心方向,依托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临床资源与科研能力,联合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医疗科技企业等跨领域力量,重点攻关四大领域。一是在儿科疾病智能辅助诊断领域,开发儿童专科疾病的人工智能(AI)诊断模型,覆盖呼吸系统疾病、罕见遗传病、新生儿重症监护等场景,通过医学影像分析(如X线、超声)、多模态电子病历数据挖掘,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二是依托人工智能破解儿童心理卫生“隐形难题”。实验室将搭建个性化数字疗法与AI陪伴干预,联合高校心理学团队研发“AI虚拟伙伴”交互系统,通过情境化游戏引导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进行注意力训练,实时分析反馈训练数据,动态调整干预方案;针对焦虑抑郁儿童,设计虚拟现实(VR)情绪调节场景(如森林冥想、社交模拟),结合生理指标监测(心率、脑电波),实现情绪状态的AI动态评估与疏导。三是在儿科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方面,实验室将搭建AI驱动的儿童慢病管理平台,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哮喘、糖尿病、先心病等患儿数据,实现异常预警与远程干预。四是在儿科医学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方面,实验室将建设儿童医疗高质量数据集,涵盖影像、病理、基因组等多维度信息,推动儿科数据标准化与跨机构共享,借助区块链等技术确保儿童敏感数据在AI训练中的合规性与安全性。

“儿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高水平医生稀缺是普遍痛点。”该实验室负责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吕海涛表示,医院希望通过AI技术,将诊疗能力复制到基层医院,让更多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未来,实验室计划向苏州全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AI辅助诊断接口,并联合苏州市卫生健康委推动“AI儿科医生”培训计划,助力分级诊疗落地。吕海涛表示,下一步,实验室将继续深化“医教研产”协同,筹建江苏省儿童医疗AI联盟,推动跨区域数据互通与多中心临床研究;同时,联合苏州AI青年创业园孵化儿科医疗科技企业,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助力苏州建设“人工智能+健康”示范城市。


文图:林妍妍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