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旅行久坐引发肺栓塞,医生提醒1小时活动一次
在外旅游了几个月都没事,没想到8小时的长途返程把我送进了医院。
3月27日,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院区心内科病房,32岁的患者曹丹(化名)一周前从新疆阿勒泰返程武汉,当天乘坐了8小时的长途汽车转飞机。第二天,她出现小腿肿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到医院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的肺栓塞。
该患者从新疆滑雪归来,又在旅途中久坐不动、活动受限,血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后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下腔静脉,最终到达肺动脉,引发肺栓塞。3月29日,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院区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李论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他接诊过的此类患者中,约一半以上因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猝死。
曹丹的血栓位于小腿与大腿之间的腘静脉,只有少部分血栓脱落,且就医及时,肺栓塞情况不算严重。入院后,李论为她进行了抗凝治疗。该疗法适用于轻症患者,通过药物逐渐化解血栓,疗程约2-3周,大剂量抗凝疗程结束后,还需小剂量预防性抗凝3到6个月,才能在医生指导下停药,部分反复发作患者甚至要长期服药。相比适用于重症患者的溶栓、取栓治疗,抗凝疗法对机体损伤较小。3月28日,曹丹出院,之后她将通过口服抗凝药物完成疗程,并于一周后复诊。
如长时间坐卧超过4-6小时,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面临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舱综合征。李论提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机制为血管损伤、血流瘀滞和血液高凝状态。因此,骨折外伤患者,以及处于高凝血状态的部分免疫性疾病、肿瘤患者与孕期女性、特殊体质人群更应格外注意。
李论建议,在乘坐长途汽车、飞机或进行打麻将等娱乐活动时,每间隔30分钟至1小时应起身活动一次,或通过按摩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有血栓史的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提前服用抗凝药物。一旦在久坐久卧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应抬高患肢、减少活动,避免挤压患处以防血栓脱落,及时就医。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