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病房”服务优起来
通讯员 谢磊 徐可君 特约记者 沈大雷
“阿婆,要是感觉不舒服,您就眨眨眼……”3月1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的“无陪护病房”内,护理员在护士的指导下,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吴阿婆调整体位、检查皮肤,并帮助吴阿婆被动运动。在护理员的照料下,吴阿婆的面容渐渐舒展。
78岁的吴阿婆3年前确诊阿尔茨海默病。随着病情加重,她的性格变得固执,时常无端怀疑子女,到了夜间还常常收拾行李叫嚷着“要回老家”,这让子女们在长期照护中备感艰难。了解到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推行专业护理员24小时轮班照护的“无陪护病房”模式后,吴阿婆的子女决定尝试一下。
在护士和护理员的悉心照料下,如今吴阿婆不仅在吃饭、洗澡等生活事务上配合多了,脸上也有了笑容。家属每周有两次探视机会,平时还能通过视频进行探视,既不用担心母亲的护理问题,也能安心工作了。
像吴阿婆这样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不在少数。2024年7月,无锡市卫生健康委经过深入调研,率先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房推出“无陪护病房”服务试点。截至目前,该中心“无陪护病房”已为1660名患者提供服务。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党委副书记殷崎涛介绍,该院老年科主要收治患有精神障碍的老年人。“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员来自通过公开招标的第三方护理管理公司,均持证上岗。护理员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后,在护士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的24小时不间断照护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及安全保护等多个方面。
针对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特殊需求,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护理员培训与管理制度。每月组织护理员学习疾病知识;每周由责任护士明确每名患者的护理重点,并安排护理员陪同患者参与康复和娱乐活动……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护理员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殷崎涛表示,医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护理员的职业归属感。如统一工作着装、胸卡,开展学徒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提供免费体检、舒适的值班休息室,建立夜班补觉制度等。此外,医院开展“服务之星、技能之星、安全之星”护理员评选活动,设立“火眼金睛奖”,以鼓励护理员排查安全隐患。
“每次患者的家属来探视时,看到患者在我的精心照护下日渐好转,对我的工作进行认可,让我特别有成就感。”一名护理员说。
如今,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无陪护病房”模式已推广至全院。殷崎涛介绍,目前该院有350余名护理员,为860余名患者提供服务。病房内的人员流动明显减少,就医环境更加安全、安静、舒适,患者的就医体验明显提升。未来,该院计划扩充护理员队伍,使其朝着年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持续深化护理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记者从无锡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该市将在无锡市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无锡市儿童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各市属医院推进“无陪护病房”工作,切实减轻更多患者家庭的照护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