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区人民医院:高质量党建赋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党委统筹:构建“一盘棋”帮扶格局
澄海区人民医院党委将基层帮扶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同、临床科室联动”工作机制,针对基层卫生院功能定位和服务短板,制定“一院一策”帮扶方案。例如,医院党委针对盐鸿镇卫生院慢病管理需求突出的特点,重点派驻内分泌科、中医科专家前往帮扶;针对隆都中心卫生院急救能力薄弱问题,集中资源建设胸痛救治单元……目前,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已与10家基层卫生院组建医联体,通过专家下沉、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精准“滴灌”。
书记带头:激活“头雁”效应
作为“2024年度汕头市医疗卫生名医工作室领创人”,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林秋强以身作则,每周三带领专家团队赴盐鸿镇卫生院坐诊,风雨无阻。他坚持早上班、晚下班,每天接诊患者100多人次已成常态。在他的带动下,医院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参与下基层工作。医院专家团队定期前往盐鸿镇卫生院坐诊,涵盖内分泌科、妇产科等多个专科,为基层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这种常态化的专家下沉,减轻了患者长途奔波和排队之苦,降低了就医成本,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林秋强表示:“名医工作室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要通过传帮带,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扎根基层。”
支部联动:打造“家门口”的健康防线
澄海区人民医院各党支部与基层卫生院党支部结对共建,通过“支部联建+学科共建”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医院临床第6党支部帮扶盐鸿镇卫生院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建立“基层首诊—快速转诊—协同救治”的胸痛急救网络。2025年2月14日,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心梗患者,从患者确诊到开通血管仅用时23分钟,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协同救治的成效。医院还通过“互联网+医疗”延伸服务触角,建设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2024年共为14000多人次提供远程影像诊断服务,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专家服务。
优势互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以前,盐鸿镇的群众都习惯去周边诊所或卫生服务站就诊,如今,随着盐鸿镇卫生院医疗水平的提高,群众更愿意在“家门口”就医。在医联体对口帮扶机制的引领下,澄海区人民医院党委根据基层卫生院需求,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输送到基层卫生院,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目前,澄海区人民医院已对盐鸿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8场,参与人员超200人次。同时,医院接收基层骨干来院进修学习,为盐鸿镇卫生院培养眼科储备人才1名,并培训了急诊团队,真正做到把先进医疗技术留在基层。如今,盐鸿镇卫生院可以开展眼科手术的术后随访,患者在上级医院做完手术后,可在“家门口”接受术后随访。在澄海区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下,2024年1月以来,盐鸿镇卫生院完成门诊诊疗26436人次,同比增长约30%;开展手术161人次,同比增长747.4%。此外,隆都中心卫生院还成功创建胸痛单元并通过市级验收,基层急诊急救能力显著增强。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