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打造防治一体化体重管理服务模式

近日,由浙江省宁波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2025年宁波市体重管理培训班举办。培训班以“体重管理”为主题,多维度分享体重管理的科学理念和具体实践,来自宁波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100余名慢性病防治和体重管理相关人员参加培训。

2015年,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成立宁波市首个公益性的“肥胖俱乐部”,通过多学科干预模式,为肥胖患者进行体重管理。该院也是全国首批开展多学科全周期管理肥胖生活方式的医院之一。截至2025年2月底,俱乐部已累计帮助6771人成功减重。宁波市“肥胖俱乐部”负责人、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励丽说:“我的手机里有493个微信减重管理群,每个群有10—15名患者,集结了内分泌科医生、运动专家、营养师等多方力量,为‘胖友’提供个性化减重方案。”为了帮助更多的肥胖人群减重,励丽带领团队总结归纳出了12条肥胖相关疾病管理路径、80余套营养处方模板、30余套运动处方模板、800余条健康宣教内容。“报告!我的最新体重是64.8千克。”近日,励丽所在的一个微信减重管理群弹出这样一条信息。这条信息是她的老患者、宁波市“肥胖俱乐部”首批会员钟先生发来的。之前,钟先生利用1年的时间,将体重从100千克减至70千克,同时“逆转”的还有他的糖尿病前期状态。减重后,他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从此以后,钟先生一直将体重维持在65千克至70千克,并且在此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在微信群里“打卡”。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群众的健康需求出发,着力提升医护人员专业能力,积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及减重经验,持续构建防治一体化的体重管理服务模式。目前,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在北仑区戚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落地减肥门诊,结合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形成了切实有效的基层减重模式。该门诊开诊1年多以来,已帮助200多名患者成功减重并改善代谢指标,有效减轻了基层患者的医疗负担。下一步,医院计划在另外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减肥门诊和减重服务。从多学科团队建设到围绕肥胖人群的个性化干预治疗技术研究,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形成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以精细化营养指导、定制化运动方案及心理健康支持为特色的科学体重管理“宁波模式”。2022年1月,宁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落户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5年2月,在宁波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医院成立了浙江省首个市级体重管理指导中心。医院的减重团队不断“扩容”,内分泌科、运动骨科、营养科、心理科、睡眠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联合发力,组建行为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等多方式的减重干预团队。为进一步推动慢性病防控工作,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减重管理关口前移。据介绍,宁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落户医院后开展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儿童青少年肥胖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帮助儿童青少年进行体重管理,从源头干预肥胖问题。“我们选择了三所学校进行试点,先筛查出超重或肥胖的学生,在和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体重健康管理。”作为宁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励丽介绍,该项目开展后,绝大多数孩子的体重呈下降趋势,同时经过为期一学年的干预,三所试点学校学生的超重肥胖率从24.7%下降至18.5%。有家长表示:“跟着孩子改善饮食结构后,自己的体重也减下来了。”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阮列敏表示,作为宁波唯一一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将统筹改革发展和辐射引领两大任务,积极强化区域龙头医院的责任担当,紧抓医学高峰计划、综合医改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增强全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



文图: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