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yimingjiang2021 on 2025-04-11 20:24 update on 2025-04-11 20:24
总有一些美好的梦想值得坚守,总有一些温暖的力量值得铭记,总有一些感动的瞬间值得定格。走进海拔3300米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倾听山东省聊城市援青医疗队员的心声,每一个情牵两地的医患故事,都是这样的温暖感人。
“医”路奔赴 逐梦而行
“雪域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在这里,没有适应,只有克服。”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刚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海涛说,来刚察半年,医疗队员每人都瘦了5公斤左右,不少人都出现憋喘、便秘、鼻出血、视力下降等症状。对于这群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来说,生理之痛可忍,思念之苦难熬。聊城援青医疗队员、东阿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孙慧体重从35公斤下降到30公斤,可这个瘦弱的身躯里却藏着一颗坚强的心。“曾向往仗剑走天涯,也期盼执枪戍边疆,更愿意承生命之重,人这一生,总要圆一个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
“以精湛医技助力刚察医疗发展。”
“这里更接近天空,充满治愈力量。”
“谱写水城(聊城市)藏城(刚察县)一家亲的大爱赞歌。”
……
聊城援青医疗队员如是说。掷地有声的承诺背后,是医者仁心的实际行动。 今年暑假期间,聊城援青医疗队员、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刘鑫16岁的儿子千里迢迢来到刚察,陪半年未见的爸爸过周末。当日,刘鑫连续救治多名急诊患者,直到第二天凌晨才见到一夜未眠的孩子。“忙吧,我没事。”听到孩子轻声的安慰,刘鑫不禁潸然泪下。
“医”力担当 点亮心愿
“在家门口看好病”是广大患者最朴素的心愿,也是聊城医疗援青的初衷和目标。“放在肚子上的那个中药袋子很神奇,住院治疗两天,症状就减轻了。”被刚察县人民医院患者啧啧称奇的,是在高原成功实施的妇科中医适宜技术。“生活在牧区的女性,受风寒、湿气侵袭,患生殖系统炎症者较多,应用中药封包塌渍和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适宜技术,疗效稳定、副作用少且费用低。”聊城援青医疗队员、聊城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单珂说,希望更多当地患者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福音。构建远程实时诊断模式,破解高原群众看病远、看病难,是2024年“组团式”医疗援青的另一重要成果。今年4月25日,一场跨越山海的远程多学科会诊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和刚察县人民医院之间展开,这次诊疗将一位罹患脑出血的86岁藏族阿妈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依托聊城市人民医院影像诊断实力,打造刚察县云端医疗服务平台后,刚察县人民医院患者的检查数据可自动上传,聊城市人民医院专家能即时读取,真正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跨地域共享。”张海涛介绍。黄河同脉,医暖情深。援青十年,聊城选派83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到刚察县驻点帮扶,接收37名刚察医疗人员到聊城挂职锻炼;聊城4家医疗机构与刚察县医疗机构开通远程会诊,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搬上雪域高原;20余位知名专家走进高原腹地巡诊,完成3万余人次居民健康查体……“2024年,我们与刚察县卫生健康局签署了合作协议,明确未来五年规划,我们计划继续拓展医疗帮扶内容,逐步向乡镇卫生院延伸。”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表示,将根据刚察县需求,竭尽所能提升其整体医疗能力。
“医”心守护 大爱至纯
人间有爱,无处不风景。4月的刚察,漫天飞雪。一名高三学生深夜突发阑尾炎,聊城援青医疗队员刘鑫、王丰磊毫不犹豫地冒着暴雪前往救治,帮助学子重返校园。5月的刚察,朔风还紧。一名外伤患者连夜紧急转诊西宁,聊城援青医疗队员、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王丰磊全程护送,忙前忙后8个小时,浑然忘记自己穿着短袖上衣。7月的刚察,如诗似画。凌晨1时许,刚从医院下班的山东援青医疗队员、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建明,与匆匆赶往医院接诊的单珂不期而遇,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这样的暖心故事很多,它们所传递的爱,像云朵一样洁白。”聊城援青医疗队员、聊城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徐金霞收到患者送上的锦旗,感慨万千。 多杰才让杨吉和多杰叶忠吉是一对藏族小姐妹,一场不断档的“爱心接力”,为不幸的她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2023年8月,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刚察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高秀娟参加义诊活动时,发现多杰才让杨吉和多杰叶忠吉姐妹因疾病而步履蹒跚,于是将她们送至聊城市人民医院免费诊疗。经过手术治疗,妹妹多杰叶忠吉得以重返校园,姐姐多杰才让杨吉需继续康复治疗。2024年3月,“爱心接力棒”传到第6批聊城援青医疗队员手中。9月9日,正在康复中的姐姐展示了良好的康复效果,妹妹则在一旁跳起欢快的舞蹈,并在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山东医生”几个字。 云在山上,是诗和远方;爱在路上,是温暖和力量。
文:金增秀
编辑:郭晓薇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