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预计到2050年长寿经济将突破250万亿

在多省市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的背景下,AI作为工具应在长寿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养老服务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党俊武表示,预计到2050年,长寿经济将突破250万亿,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AI技术发展不仅只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还应紧密围绕长寿经济下老年人群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实际需求。

4月8日,2025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长寿时代论坛举办,论坛以长寿时代+AI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养老服务和医疗创新,解码银发群体消费与社交新需求,共探AI驱动下的万亿级长寿经济机遇。

谈及AI技术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胡俊波介绍,同济医院依托国家重大医学平台和研究中心,积极推动医疗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率先打造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深度融合的三位一体智慧化服务模式,推动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应用与创新。

而AI+慢病管理模式在长寿时代的银发经济发展中,正逐步展现出其巨大潜力和价值。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香港工程院院士张黔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介绍道,如基于声音信号的AI模型等先进技术可用于慢阻肺等疾病的早期诊断,通过智能设备能够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供个性化、低成本且易于操作的健康管理方案。

张黔表示,未来我们希望推进更加个性化的AI大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将根据每个人的特定情况提供独一无二的健康管理建议,最终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终身学习不断交互的AI健康助手,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医疗和健康管理,助力老年经济发展。

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应惟伟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推动健康寿命与预期寿命双增长的关键引擎。他援引上海交通大学王朝夫教授的案例称,AI已能辅助病理诊断,精准识别医生难以察觉的病变,大幅提升诊疗效率,未来,AI与生物医学的深度融合将重塑医疗体系,甚至可能实现健康寿命无限接近预期寿命的理想目标。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