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强基层”驶上快车道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高列 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自2024年以来,青海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驶上发展快车道。截至目前,该省建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536个,拥有各类基层卫生人员24432人,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8.57%和21.35%。
据悉,2024年,青海省落实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资金1.72亿元,将30%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设备改造升级和人员培训;大力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全省579家医疗机构接入平台,涉藏六州386家医疗机构平台应用实现全覆盖;持续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自2022年起,省级财政每年投入补助资金3000万元,累计投入10770万元,建成社区医院24家;全省2563家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占村卫生室总数的61.11%。
针对县域医共体,青海省级层面细化医保总额付费管理、人员统筹使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一主十辅”政策措施。截至目前,该省39个县共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46个,各医共体持续推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4个下沉,全省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生值守门诊、提供服务。
青海省全面落实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县级中(藏)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22个,建设中(藏)医馆43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藏)医馆建设覆盖率达100%。青海省卫生健康委联合青海省医保局出台中(藏、蒙)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政策,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6类35个中(藏、蒙)医优势病种日间病房医保结算服务,让患者实现“白天在院治疗,晚上回家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