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生命线上的守护者

近日,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妇科病房内,患者李女士因异常子宫出血导致极重度贫血,生命健康告急。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李女士一年多前出现月经紊乱、经期延长且出血量多等症状,虽曾尝试中药治疗,但症状未缓解。两个月前,李女士阴道不规则出血持续,半月前症状加剧,出现双下肢水肿、胸闷气紧、头晕乏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前往德阳市人民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入院后,医院迅速为其完善相关检查。李女士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令人揪心,其血红蛋白仅有 19g/L,远低于正常成年女性110g/L-150g/L的参考范围,属于极重度贫血。医院随即下达病危通知书,并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机制,为李女士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该院心血管内科会诊建议积极纠正贫血,全力维持血容量,纠正低蛋白血症,加强容量管理,密切监测出入量、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以保障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稳定运行。血液科针对患者的贫血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患者呈现极重度贫血,且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考虑为失血相关性贫血。因此,建议积极预约输注红细胞,以尽快纠正贫血状况,同时控制出血,予以静脉补铁辅助治疗,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营养科经评估发现,患者目前进食情况较差,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SGA营养评价量表评价结果显示为轻-中度营养不良。据此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饮食指导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在多学科专家的协同努力下,治疗方案有序实施。经过四次输血治疗,李女士的血红蛋白水平逐步回升,从最初的 19g/L 依次提升至 42g/L、55g/L、72g/L,最终达到 90g/L,共计输入11个单位红细胞、350ml血浆。然而,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严重贫血继发心衰,李女士出现气紧、双下肢水肿症状,心衰标志物(BNP)呈上升趋势,彩超检查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医疗团队迅速请心胸外科协助,在彩超引导下为患者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扩管、呋塞米利尿治疗,以缓解心衰症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出入量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患者病情的细节。

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李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贫血显著改善。出院后,为感谢德阳市人民医院妇科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细致护理,李女士特意送来锦旗,感谢医护人员在新春佳节坚守岗位,为患者带来生命希望。


文:李雪
编辑:徐梓峰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