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患者救治有了新装置
本报讯 (记者 吴倩 特约记者 王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针对脑静脉窦血栓负荷量大,以及管腔直径大、管径迂曲和内壁结构复杂的特点,采用镍钛合金丝立体编织技术制造的一种双球形血栓切除装置(Venus-TD),具有取栓网可旋转、长/径比可调和双向抽拉碎栓功能,可实现快速、高效的静脉窦再通。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中国科学院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
脑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罕见的卒中,主要累及青年及孕产妇,其发病隐匿,诊断困难,经标准抗凝治疗后仍有约20%的患者预后不佳。现有指南推荐对重症患者或进行抗凝治疗后仍进展加重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但目前多使用动脉取栓器械,而动脉取栓支架在尺寸和物理性上无法匹配颅内静脉生理结构和血栓特点,成为脑静脉窦血栓血管内治疗的痛点和难点。
Venus-TD装置具有手动可调节的长度/直径比,能够灵活适应不同血管口径,并具备双向操作能力。通过计算建模和体外实验,研究团队评估了该装置的机械性能,并在猪动物模型中验证了其捕获和移除血栓的能力。
研究团队在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中对10名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显示,使用Venus-TD装置后,血栓体积较术前显著减小,10名患者实现再通,其中6名患者实现完全再通;未观察到主要出血性并发症、新发症状性颅内出血、器械相关术中并发症或其他严重不良事件;随访90天后,8例患者获得功能独立,所有患者实现功能良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