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证据链存在“污染放大效应”!我国团队提出治理新策略
4月23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研究成果刊发于国际顶级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刘辉教授担任独立通讯作者、徐畅教授为独立第一作者。
研究团队率先提出证据污染方法学概念,并明确了证据污染机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循证医学证据污染链。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外三科于2023年启动VITALITY Study系列研究,围绕证据产生证据整合证据转化临床反馈证据更新循证决策这一主线,构建循证医学证据生态体系。
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反向映射定位追踪技术,追踪到847项包含问题试验的循证医学研究、3902项循证医学证据,并对其进行逐一复现,发现在剔除问题试验后,高达20.6%的证据结论发生改变成为问题结论,且至少157部国际权威临床诊疗指南的推荐意见受到了级联影响。进一步评估发现,问题试验通过证据链将污染放大了9倍。
针对上述临床证据污染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4项对应解决方案,如临床实践时,需时刻警惕临床指南中问题试验对诊疗推荐意见的不当影响,临床医生应有意识地溯源临床指南中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证据来源的可靠性。同时,研究团队强调,可以通过开发人工智能工具,对污染源(问题研究)进行智能过滤,实现全链路污染防控。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