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瘦子也会得糖尿病!保持适中的体脂率和肌肉量很重要

通常认为,胖子易患糖尿病。但在2025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世界糖尿病大会上,国际专家组通过投票表决,将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命名为5型糖尿病,明确瘦子(低体重人群,身体质量指数BMI19千克/平方米)也会得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分类中,1型和2型糖尿病最为人们所熟知。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与自身免疫破坏有关;2型糖尿病则与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他两种类型包括某些疾病、药物等原因引起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

5型糖尿病的提出,使得糖尿病的分类更细化。在临床上,因都有消瘦的表现,5型糖尿病容易被误诊为1型糖尿病,这也提醒医生在诊断时需更加谨慎,明确糖尿病类型,以便为患者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4月23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副组长金晖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并非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1950年左右就有专家提过,但由于当时对糖尿病与营养不良关系的认知不足,曾一度被搁置。金晖表示,如今发现一些看似健康的瘦弱人群,尤其是体型偏瘦、体重指数偏低且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者,正悄然成为糖尿病的新目标。

金晖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患者长期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出现了营养不良,不仅体重下降,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代谢问题,更伴随着胰腺功能衰退,胰岛素分泌紊乱,导致血糖升高。

尽管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有研究表明,改善营养状况后,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得到显著缓解。对于5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营养治疗应被置于首位。金晖认为,通过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调整碳水化合物比例、补充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以及采用抗阻运动等无氧运动方式增加肌肉量,是改善病情的关键。同时,也需警惕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避免短期内过量补充营养物质,导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应在营养师和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对于5型糖尿病的预防,金晖提醒,保持适中的BMI值(正常成年人,BMI控制在18.5-23.9之间;65岁以上的人群,BMI可适当放宽至20-26.9;80岁以上者,则可进一步放宽至22-26.9)、体脂率和充足的肌肉量至关重要,也要避免过度节食减肥。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