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八旬老人“血管炸弹”破裂 医护齐心救援改写生死结局

85岁的张爷爷(化名)是一名戍边老兵,因患肺炎、尿路感染被送到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科就诊。该院急诊科医生刘媛敏锐地察觉到患者有腹部疾病的可能,立即安排其进行CT检查,结果提示巨大髂总动脉瘤破裂。前来会诊的血管外科副主任齐浩山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动脉瘤一旦破裂,抢救时间极为短暂,死亡率达50%至70%,加之患者年龄高、心肺功能差且伴有肺炎,手术风险和死亡率极高。面对这种情况,患者家属表示愿意“搏一搏”。于是,齐浩山迅速向血管外科主任欧明辉汇报,欧明辉表示立即准备急诊手术。随后,血管外科医生赵士博、周广法迅速赶来,加入手术抢救团队。大动脉瘤破裂后,大量出血形成血肿,很快会再次破裂进入腹腔,导致患者面临生命危险甚至死亡。可以说,此时的抢救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抢救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术前准备,将患者推进介入手术室。刚进手术室,患者血压就断崖式下降,出现休克,加压输液后血压仍仅维持在60毫米汞柱~70毫米汞柱,心率高达150次~160次/分。此时,患者动脉瘤已完全破裂,心脏濒临停跳。紧急关头,齐浩山先用大球囊阻断腹主动脉止血,然后给患者置入最微创的覆膜支架。尽管手术难度明显增大,但在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抢救团队凭借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几乎再无失血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血压明显回升,暂时脱离危险。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患者被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由于动脉瘤破裂造成大量失血,且患者高龄、身体基础较差,很有可能出现多器官衰竭、酸中毒等情况。守护生命的“接力棒”传到EICU负责人李会手中。经过多学科会诊和联合治疗,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入血管外科病房。最终,经过药物调整联合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后,患者完全康复,顺利出院。近日,患者家属携带锦旗,专程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表达谢意。

近年来,在急危重症抢救领域,青岛市市立医院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通过优化“绿色通道”、引入直升机转运等创新举措,显著提升抢救能力,为众多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之光。


文:张金 刘芳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