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北仑区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高地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聚焦便民惠民暖民,通过创新模式、夯实网底、数字赋能等举措,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高地。政策引领,强基层网底。2023年底,北仑区出台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4个方面14条具体任务,其中包括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消除千人行政村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空白。2024年,北仑区投入360余万元对10个未设置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千人行政村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已实现千人行政村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网底。北仑区明确所有新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由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延举办(政府办),法人由各中心主要负责人兼任,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基本公卫服务,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让广大居民就近享受中心同质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智慧赋能,提群众感受。北仑区通过梳理患者院内就医时可能出现的堵点,在挂号、取号、接诊、支付、取药、检查、检验、查询等服务节点建立无感模式,方便患者通过人脸识别完成上述流程,并融合老年人优先、危重患者优先、签约患者优先等服务机制。该模式上线以来,患者平均就医时间缩短30%。此外,利用移动式医保刷脸终端,将医院“带到”患者家中,打造“移动微诊室”,医护人员可上门进行开方、配药、结算、抽血、检查(心电图)等全流程服务,有效解决了家庭病床患者的健康管理问题。2024年,全区共建设家庭病床512张,同比增长34%。提质扩容,解群众急难。随着戚家山街道“120”急救站点投入使用,北仑区急救站点实现了街道全覆盖。同时,依托“上车即入院”急救信息化系统,实现了院前院内急救的高效衔接与融合。截至目前,北仑区急救反应时间城区为8分52秒、农村为10分11秒。北仑区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救治能力建设,目前,全区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达到宁波市星级急诊室建设标准,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7家。按照地理位置及医院布局,北仑区将区人民医院建设为区域血透治疗中心、区三院建设为西部血透治疗中心、柴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东部血透治疗中心,形成全区血透医疗服务“一张网”。2024年,北仑区通过引进设备、培训医生,在区二院、三院、中医院都开设了血透床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区血透床位增加到135张,较2023年增加55张,能充分满足全区血透病人的需求,实现肾病患者“血透治疗不出区”。创新模式,享优质服务。该区以信息化赋能“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在原高血压、糖尿病两个慢病的基础上,将体重管理、骨质疏松、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尿酸血症等融入慢病“一体化”门诊,着力打造 “7+3”(“7”即有筛查、有监测、有评估、有干预、有指导、有宣教、有评价;“3”即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路径化管理、全就医流程管理)多慢病协同管理“一体化”门诊。目前,北仑区已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全覆盖。北仑区创新分类分级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开展多途径体检预约、线下线上智能化体检报告解读、检后绿色通道(预约转诊)、“急重慢普”四类疾病分层分级闭环管理等服务,做居民健康的“大管家”。同时,对体检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梳理区域健康问题、发病趋势、高危因素等,为区域居民的健康问题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文:范志亮
编辑:徐梓峰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