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干预可防47%至73%的痴呆
本报讯 (特约记者孙国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基于目前全球最大的临床研究队列(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对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系统筛选,并深入研究其联合作用,首次全面描绘了痴呆可调控危险因素图谱,探讨了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结果发现,积极干预可预防47%至72.6%的痴呆病例,并指出良好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身体指标、共患病和社会经济地位可以减轻遗传带来的风险。此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人类行为》上。
郁金泰介绍,痴呆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疾病,但既往研究多聚焦于痴呆的单个危险因素,缺乏对痴呆危险因素的整体认识。对多种风险因素的组合研究可能比单个因素产生更多有益影响,并可能抵消疾病的遗传风险。
研究发现,糖尿病、抑郁、睡眠等62个可调控危险因素与痴呆相关,涵盖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身体指标、共患病和社会经济地位6个类别。各类别危险因素越多,可独立导致更高的痴呆风险。但通过靶向干预(即对不同个体存在的可调控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精准干预)这些风险因素,47%至72.6%的痴呆病例可以被预防。其中,生活方式(16.6%)、共患病(14%)和社会经济地位(13.5%)的贡献最大。即使在高遗传风险的人群中,良好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身体指标、共患病和社会经济地位都与更低的痴呆风险有关,说明相应的干预措施可减轻遗传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