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做实“四强化、四提升” 促进区域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医联体建设新模式,与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组建了“优势互补”的医疗联合体。今年5月,在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新都区人民政府、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再次签订深化合作办医协议,两院将在医教协同、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搭建等领域开展更为密切的合作,做实“四强化、四提升”,促进区域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强化管理帮扶 提升运营能力


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专题研究并选派院内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突出业务能力的专家到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担任业务副院长兼大外科主任,且长期驻点指导相关工作,实现了精准的“传帮带”。
市第二人民医院医联体办公室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帮扶计划及实施方案。由派驻专家全面协助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优化管理架构,完善绩效评价及学科建设等规章制度,有效提高了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的管理水平。

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腾讯会议等平台,为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线上培训50余次,并使业务学习、管理培训等常态化、灵活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请上来”和“走下去”并重的培养方式,组织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技术骨干参加学术会议21次,完成学习400余人次。


强化技术指导 提升服务能力


在专业技术提升方面,医联体着力强化“一平台两中心”建设。

首先是搭建“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协作平台”,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与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构建了MDT协作平台,全力支持和帮扶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相关专家“手把手”开展教学手术,指导基层外科医生提升手术能力。2022年,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手术量为948台,较合作开展医联体建设前增长了42.7%。其中三四级手术743台,较合作前增加50.8%;微创手术735台,较合作前增加97.9%。



其次是打造“微创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指导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建立泌尿外科专业,并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等新技术和新业务12项,业务及手术量较合作前增长5倍,部分疑难病在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便能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医院综合诊治与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同时,市第二人民医院还帮助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打造了“创伤救治中心”,在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徐学君主任团队的指导下,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已顺利完成了10例重型颅脑创伤手术,并牵头成立了两院脑外科MDT协作组,创建了区域创伤救治体系,让区域百姓在当地便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手术服务。


强化学科建设 提升创新能力


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强调对标绩效考核指标和三级医院评审体系,以成都市重点专科评审体系为指导,帮扶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构建新外科体系。市第二人民医院细化了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八大亚专业的分组与分工,落实医院胃肠、肛肠、肝胆胰脾、神外、泌外方向亚专业组带头人,并与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专业专家进行精准对接,以“导师制”开展“传帮带”工作,实现外科专业化、差异化发展。
在创建重点学科方面,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规划重点学科孵育、实施学科答辩,召开重点学科创建会等形式,对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具体指导,并帮助其进行重点学科申报等。

在科研创新方面,市第二人民医院围绕科研项目申报为基层医生开展了从科研选题、标书撰写到课题申报的全流程培训。2022年,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完成市级科研课题立项4项,实现了历史突破;申报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与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联合纵向课题4项。


强化专科联建 提升救治能力


为将专科联盟建设与医联体工作同步推进,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血管外科、胃肠外科、妇产科等15个科室与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签订了对口专科联盟建设协议,通过搭建专科联盟合作平台,在科室建设、科研课题、双向转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交流、深入合作,并形成了长效机制。2022年,医联体平台“绿色通道”帮助48名急危重症疑难患者实现转诊,其中35名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包括重型颅脑创伤、脑肿瘤、肺癌、腹主动脉瘤、结直肠癌、肾癌等IV级手术,17名转回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康养恢复治疗,有效落实了分级诊疗政策。

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将在市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借助与新都区政府合作办医的良好契机,在与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合作的经验基础上,将与新都区的战略合作由“松散型”转向“紧密型”,锚定“打造城北医疗高地”目标定位,增强“引擎”驱动力,逐步提升医疗技术、内涵质量、综合服务能力,努力为新都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健康成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文图:尚岚婷 张笑菲
编辑:张健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 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