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建设的“衡阳实践”
“雁城”以雁为名,振翮在唐诗宋词;湖南省衡阳市以如飞姿态,展翅在“健康中国”。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衡阳市内的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家应济世为民而建的医院,已走过80年峥嵘岁月。如今,该院正致力于建成为区域医疗中心,破题“健康衡阳”考卷。
以预防前置入题 提升“大健康”意识
刘祖国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提到,受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等因素影响,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其中农村地区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这说明,我们在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侧面反映出人群的健康素养还需整体提升,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健康教育还有待普及。”
刘祖国强调,目前,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已经进入一个由规模式增长的高速发展转向更聚焦于战略层面和关键技术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健康中国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可以抓住三个重点:一是预防前置,提升全民健康意识;二是合理布局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夯实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三是发挥高水平医院的区域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学科建设,解决疑难危重症患者的诊治问题,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其中,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预防前置是首要任务。
湖南省紧急医学救援队(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3年,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10年来,该院在脑卒中筛查工作上砥砺耕行,共筛查高危人群10万余人,并根据筛查结果进行提前干预;该院开设脑心健康管理门诊,全过程参与卒中高危人群的管理,上万名患者因此获益。2017年,该院获批成为衡阳市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2019年,因在卒中人群专业随访、筛查宣教、健康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该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2019年度脑心健康管理团队二等奖”。2022年,该院被授予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单位”称号。
以资源盘活破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各省份的医疗资源也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这造成了其他城市的居民就医不够便利。所以,建设区域医疗中心非常重要。”刘祖国说,“如果衡阳能解决1600多万人口的就医问题,那很多患者就不会挤到省会长沙,或是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诊疗。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是要缩小区域间医疗的水平差距;其次是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刘祖国强调,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面临着两个主要难点:一是缺乏高水平人才,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没有人手、没有把握,这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提升相对缓慢;二是运行机制老旧,难以创新发展。
刘祖国说:“要解决基层卫生人才问题,首先就要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我们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的生命科学家、医学工程师、药学家、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和临床医务人员,这对一个地区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非常重要。”
刘祖国还表示,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地区高水平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作用,以此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同时,地区高水平医院还可通过医院管理输出、医疗技术帮扶、全科医生培养、运行机制调整等方式,逐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造血”能力,提升其创新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的信任度,真正推动实现分级诊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悉,今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双峰县人民医院共建了以“管理创新驱动学科发展”的新型紧密型医联体。医院派驻“1+4”管理团队常驻医联体单位,即由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驻的1个特聘院长和4个院级领导全面负责双峰县人民医院的医疗业务与运营管理。双方以同质化管理、同质化诊疗为目标,通过人才下沉方式实现医院管理模式输出,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双方确定了心内科、妇产科等首批7个驻点帮扶科室,双峰县人民医院每年派出不少于30人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和短期培训。今年8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再次派遣肾内科、麻醉科、肿瘤科3名专家入驻双峰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1年的对口支援。
刘祖国介绍,共建以“管理创新驱动学科发展”的新型紧密型医联体,是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推动健康湖南、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探索,也是践行区域医疗中心使命的重要举措,通过管理理念的输出,将全方位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据介绍,自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协议以来,双方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学科建设得到加强。管理团队对双峰县人民医院的重点科室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组建了卒中诊疗中心和胸痛中心,建立了胸外科、肺结节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学科技术团队协同发展。管理团队在双峰县人民医院开展了30余项针对如冠心病、肺结节等县域内多发病、常见病的新诊疗技术,并通过建立医疗人才有序补充机制,制定了科学合理、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二是业务指标实现良性增长。截至今年7月,双峰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17.27%;出院人数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24.55%;手术台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5.02%,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由2022年的49.51%增加为今年的71.58%。
以学科建设解题 坚持可持续发展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进行学科体系布局时需要将保障区域内百姓健康这一要素考虑进来,为健康衡阳和健康湖南建设做出医院的长远规划。”刘祖国说,“除了建设传统优势学科以外,我们还要分析地区疾病谱,优化资源配置,补齐短板,切实引导患者在区域内就诊。我们要在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立足医院定位,科学规划,探索医学发展的主流和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促进创新研究及成果转化。”
刘祖国介绍,学科建设不仅涉及学科布局、学科规划,还涉及人才队伍建设、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例,由于地域限制,非省会城市的高校附属医院在吸引人才方面并不占优势,这就要求医院在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多下功夫,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优化成长生态环境,帮助人才实现个人抱负与社会价值。
高层次人才廖二元教授正在为青年医师讲解疑难病例
在吸引人才方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新“性柔性引进”方式,采取“特聘主任”“双聘教授”的方式,筑建院内学术高峰,引领医院学科发展。近3年,该院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8人。同时,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强调“引育并重”,2020年以来,该院已引进和培养博士104人;借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与各大高校、医院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高水平青年博士后7人;参与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项目(如“芙蓉学者”项目)近30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之翼。
在留住人才方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致力于为人才提供成才平台,不断提高学科平台建设能力和水平。医院开展了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神经内科等4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及培育项目,以及3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建设项目。医院还成为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医院新建设标准化科研场地5000平方米,建有眼部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疾病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分中心及8个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还积极开展医学与生物信息学、计算科学、工程学等学科的探索性研究,获批成立湖南省肝癌早诊早治工程研究中心、心脏疾病多组学与人工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同时,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设立了人才联系台账,做好人才“管家”,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消除人才后顾之忧。该院还积极提高人才激励待遇,探索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重视科研成效,将科研贡献值与奖励挂钩;为博士人才拓展职务、职称晋升平台等。
在用好人才方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着力科学构建人才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今年,医院在临床医技学科管理团队选聘中,建立了目标导向的数据化目标考核体系,以“干成事”为评价标准,促进学科管理团队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实现了人才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高度统一。医院还创新人才选拔机制,运用“揭榜挂帅”机制选拔临床医技学科管理团队,通过“三年一聘”和“一年一考核”机制,打破资历围墙与职务保护惯例,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以“愿干事”“能干事”为选拔基本准则,实现人尽其才。在此次选聘工作中,有102名技术骨干走上管理岗位。改革后,医院管理团队中博士人才已达60人,平均年龄也由50岁降至44岁。
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到衡阳调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情况,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用“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以“揭榜挂帅、竞争上岗”模式选聘临床科主任等创新管理经验,被纳入了《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编辑:张健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 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