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正常的结核病患者无需预防性用抗炎保肝药
(首席记者刘志勇)在药物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同时服用抗炎保肝药物,是否能够降低出现药物诱发肝损伤的概率?近日,我国临床医生在国际学术期刊《药理学前沿》发表一项研究指出,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开始治疗前,肝功能正常且没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并不能从预防性应用抗炎保肝药物中获益。
药物诱发肝损伤是抗结核药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不得不因此中止抗结核治疗,重者可致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通常会将抗炎保肝药物与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以预防药物诱发肝损伤。
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副主任医师陈琴等完成的上述研究,是一项对真实世界治疗效果进行的综合评价。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2日,在定点医院被诊断为肺结核并接受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的6743名患者,其中接受了预防性应用抗炎保肝药物治疗的暴露组共纳入2886名患者。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未暴露组,暴露组的药物诱发肝损伤发生率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降低;实验室检查也显示,无论是否接受预防性应用抗炎保肝药物治疗,患者开始结核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水平没有差别。
药物流行病学专家、中国药科大学副教授周吉芳表示,该研究为科学防治抗结核药物诱发的肝损伤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也为制定减轻结核患者经济负担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