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靶点 充实抗癌“武器库”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6项,共包含3个面上项目和3个青年项目。其中,普外科青年研究员鲁天绮提出的“TFAM条件性敲除重塑树突状细胞免疫代谢增强PD-1抗体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课题入选。
传统治疗方法对癌症有一定的作用,却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肿瘤患者的病情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临床实践已证实靶向治疗能有效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靶向药物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最终将出现耐药现象,这是限制靶向药物带来的生存期获益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靶向药物治疗只适合于基因检测有特定基因突变或基因检测阳性的癌症患者,这限制了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鲁天绮从寻找更多的免疫治疗靶点、开发更多的免疫治疗药物入手,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而基础研究的下一步转化研究,原研药的研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既能救治患者、减轻社会负担,又可以彰显我国的科研实力。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鲁天绮表示,自己所在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成立于2011年,是四川省重点专科普外科下设的专注于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诊治、预防和科学研究的专病中心,因救治危急重症肥胖和减重代谢手术量排名前列而闻名全国。
在医院副院长刘雁军的带领下,肥胖与代谢医工结合实验室聚焦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特色研究方向,针对减重术后的全程管理,建立了一系列专科化的精准随访和管理知识体系,促进了术后康复和最大化的减重效果和健康效益,避免了术后体重反弹和营养相关并发症。
同时,中心实验室也持续关注代谢调控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正是在此基础上,鲁天绮结合个人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申请了相关课题。
编辑:覃楚琳 郭晓薇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