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射洪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进入5G时代

目前,四川省已搭建市县两级调度、分级负责的指挥调度体系,21个市州均建立急救指挥调度机构,79个县(市、区)设置急救分中心。全省平均急救呼叫满足率、10秒接听率、3分钟出车率达95%以上。



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急诊急救大平台信息系统日前投入使用,打通院前院内数据库,消除了信息孤岛,为患者救治争取更多抢救时间。“喂,您好,这里是射洪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随着“120”电话的接通,射洪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开始紧张的调度工作。“120”接线护士先将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突发症状等患者关键信息录入急诊急救大平台信息系统。系统自动匹配距离患者最近的出诊车辆,在接到信息系统出诊电话3分钟以内,出诊医生、出诊护士完成准备工作并出发。“出诊时间是急诊急救相关指南救治时间轴的重要指标之一。急诊急救大平台信息系统可根据患者情况、周边医院情况、道路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并提供精准的智能调度方案,提升了出诊速度和运转容量。”创伤急救中心主任杨琳介绍道。

接到患者后,5G救护车利用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患者信息,通过调度算法,制定急救车起点与目的地之间车程时间最短的路线。患者上车即入院,随车出诊医生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置,出诊护士将患者姓名、身份信息、既往病史等信息录入车载移动平台,并实时传输患者生命体征信息至院内。



院内医护人员通过随车装配的5G通讯设备、视讯交互终端等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第一时间将检测情况同步到急救室和监控中心。借助急诊急救大平台信息系统,医生能够及时建立院前急救电子病历,实现急救系统与医院系统的对接,提前获取患者过往病史与治疗方式。针对常见危急重症,通过院前超声、图像传输,医生可实时根据患者情况做判断,实现了诊断前移、远程会诊和现场持续救治,提升了抢救效率与抢救成功率;出诊医生可一边观察患者状况,一边在车载移动平台快速开立医嘱。

此外,医院的实时会诊系统支持多类型终端接入。遇到需要会诊的情况时,通过5G设备及高清摄像头、全景摄像头等,可保证动态、超高清医疗检查影像的输出,实现车内院内视频信息互通,方便专家远程制定更精准的抢救方案,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大大提升院前急救成功率。


文图:射洪市人民医院编辑:王天鹅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