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

吉林 残疾人健康管理纳入公卫服务

(记者 杨萍 刘也良)近日,吉林省政府印发《吉林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支持保障条件等5个方面主要任务和40项重点项目。“将残疾人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提升工程”等作为重点任务列入其中,进一步促进和保障全省残疾人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将残疾人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保障签约医生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个性化签约服务,维护残疾人平等就医权利。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完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健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康复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重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服务能力。加强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充实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等康复服务功能。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将康复纳入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村医、康复协调员等培养培训内容,全省每年培训康复人才1000人次以上。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提升工程,推进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符合条件且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率达100%(预期性)。为全省0~6岁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康复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每年康复训练类最高补助2.4万元/人、手术类最高补助2.55万元/人、辅助器具类最高补助6.25万元/人。

《规划》明确,优化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健全残疾预防工作机制。结合重要节点,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形成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意识。建立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工作衔接和信息交换机制,实施针对先天性结构畸形等疾病的干预救助项目。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预防和减少精神残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