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眉山,传统中医药也可以很“潮”很“酷”
“苏东坡就曾创建过大宋版的‘方舱医院’。苏轼在杭州做官时遇到瘟疫横行,于是拨出公款并慷慨解囊,在杭州城中心众安桥旁创置了专门收治疫病患者的病坊,取名‘安乐坊’……”漫步三苏祠,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人们不仅感慨于苏轼豁达的一生,并惊讶于他在医学方面的造诣。
1月12日,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主流媒体走进四川中医药”活动一行来到眉山,通过实地走访感受当地中医药文化魅力,并见到了眉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生动案例。
在眉山市中医医院,天花板上一个个新奇的“小飞侠”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这是医院引进的轨道物流系统,全自动的药品箱可以将医疗器械、标本样品等送到病房和诊室,即使是最远的房间,也只需要12分钟便能送达。”眉山市中医医院院长谢晓龙说,除了这套物流系统,医院还通过开通线上自助服务,采购现代化医疗设备,引入大数据监控识别等,让中医医院“科技范儿”十足,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眉山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核心区。在彭山区稻药产业示范园里,冬日暖阳下,工人们正忙着采收中药材泽泻,另一边的川芎长势正旺。
彭山不仅中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同时还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彭祖文化中心、采气场、彭祖居、膳食馆……在彭祖山,彭祖养生文化的影子无处不在,建筑、景观中充斥着中医药元素,自然景观与文化思想在这里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演绎出潮流的康养旅游多种场景。
“我们希望通过中医+康养+旅游的模式,让彭祖山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更加‘出圈’。”据彭祖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木宗锋介绍,彭山正以彭祖养生文化为内核,充分融入彭祖山生态、历史文化资源,构建面向全龄段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打造集彭祖养生文化体验、中医药科普研学、医疗保健、文化宣传等于一体的健康旅游示范高地。(通讯员/杜铠兵 特约记者喻文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