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Home
  •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 湖北阳新十年变化: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全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地方新闻

湖北阳新十年变化: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全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10月的富川大地上,无论是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还是在医院手术台上;无论是在乡间小道上,还是在与标本为伍的实验室里,你都可以看到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的身影,他们用行动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勾勒出一幅真挚感人的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奋力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阳新建设为主线,把卫生健康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实出成效,努力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全方位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卫改革持续深化

“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后,医院每年让利患者100余万元。”说起医改带来的变化,阳新县人民医院医改办负责人深有体会。十年来,阳新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破除看病贵顽疾;以机制完善,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近五年,该县争取中央和省项目资金6.588亿元,重点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城东新区人民医院,总投资7.19亿元,于2020年10月运行;城东新区中医医院,总投资5.9亿元,于2022年6月运行;县卫监局建设项目,总投资465万元,于2018年11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儿科大楼投入资金5000万元,于2022年8月启用;投入筹措资金1080万元建设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349个。

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2022年4月17日,在阳新县人民医院医院城东院区,随着一架直升机的稳稳降落,标志着阳新县医疗救援工作迈入了集空中和地面医疗救援于一体的信息化医疗救援新时代。

“空中救援力量的加入,为打通快速救援‘生命通道’打下了坚实基础。”阳新县卫生健康局局长石峰表示。

十年来,居民看病就医的体验更好了。阳新县大病集中救治病种增加到30种;贫困人口救治率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99.9%;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肺结核4种慢性病随访率达到100%。县域内38家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置了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实施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开通了一站式、一票制结算服务。农村贫困人口住院不用缴纳押金,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
十年来,中医中药服务的受众更广了。阳新县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年底,阳新县中医院率先在全县建立了远程心电诊断中心,配置了88台网络心电监护仪。2021年,阳新县实现基层卫生院“国医堂”建设全覆盖。通过中医联盟,2022年,医共体成员单位向中医医院院转诊800余人,中医医院向下级医共体转诊100余人。

十年来,阳新县着力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六免一补”专项妇幼健康项目惠及全民,“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稳定发展。截止到2022年10月,阳新县注册登记的托育机构有63家,托位数为4239个。全县有17家医院完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县人民医院在4月30日成立老年病科;16家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在7月完成医养结合模式。阳新县人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6.12岁,婴儿死亡率由3.85‰下降到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4.7‰下降到3.27‰,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由90%提高到92%,慢性病管理率已达到60%,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率达到67%。近年来,累计婚前医学检查2306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453对,产前筛查4584例,新生儿疾病筛查3364人,听力筛查3608人,0——6岁儿童视力筛查8646人。


基层网底更加牢固


黄宝贵婆婆今年89岁,因“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胃炎、心功能不全”在阳新县枫林镇卫生院住院,内科医护人员不光是疾病上的治疗,更多给予其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黄婆婆住院7天后,平安出院。
自今年6月份以来,阳新卫生健康系统如火如荼地组织了“用情用力暖民心,大力实施四项关爱”活动,黄宝贵婆婆是阳新县枫林镇卫生院驻村结对帮扶户之一。枫林镇卫生院院长柯希银介绍,黄婆婆这次住院总费用604.74元,医保报销381.39元,个人支付223.35元,再经优惠减免,个人仅支付23.35元。
十年来,健康扶贫成果普惠万家。脱贫攻坚期间,阳新县紧紧围绕健康扶贫“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合格村医配置行政村全覆盖。因病致贫返贫对象动态识别精准,信息录入及时。“三个一批”分类救治不落一人;建立完善“四位一体”医疗保障体系,落实一站式、一票制结算服务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均达到“985”政策要求。
十年来,健康阳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阳新县为833288人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完成老年人体检80967人,高血压随访213695人次,糖尿病随访59030人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4498人,第一次产前随访4297人次,婴幼儿管理38813人次,学龄前儿童人22908次。全县共组建了13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完成家庭医生签约常住人口78200人,脱贫人口签约90884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筛查27.2万,完成率达到84%。

十年来,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增强。近年,阳新县共排查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213人;公安部门录入公安社区警务实战平台1305人,及时制止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强制就医12例。


行业形象持续优化


常言道:有缘善写红十字,立德常学白求恩。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阳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虞永忠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救治过无数病人,发现和消除医疗隐患上百起。虞永忠参加工作30年来,被病人亲切地称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阳新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阳新县唯一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定点收治医院。虞永忠主动请战,担任救治医疗组指挥员。

“荆楚楷模”“拄拐村医”尹传波是王英镇谷贞村的一名乡村医生,扎根山区守护乡邻,为老百姓服务。1985年出生的他,不满1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因家庭困难和就医不便落下右腿残疾。从医16年来,不论严寒酷暑,只要病人有需要,他随叫随到,用坏了16根拐杖……被谷贞村居民亲切地称为“身边的暖心120”。
在街道核酸临时采集点、高速卡口、高铁站卡口,也活跃着一群普通的“白衣天使”,他们没有节假日,日复一日的在医疗工作岗位上,为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遇见分诊和高速卡出,他们查验每一个健康码、行程码,一丝不苟,任何可疑环节都不放过。从事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披星戴月,进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人群上门接种;核酸采集,他们迅速集结,规范高效;突发状况需要支援时,他们用义无反顾,奔赴一线。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未来的日子里,阳新全体卫生健康人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专攻术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王巧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