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四川遂宁:守好农村防疫大门

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增多。为确保农村群众能够安全就医、健康过年,四川省遂宁市多措并举守好农村地区的防疫大门。

入户:“院落长+百人团”把好院落“防疫关”
“漆大姐,今天身体有没有不舒服283口罩、感冒药都还有嘛?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不?”日前,遂宁市大英县隆盛镇青坪村“百人团”成员彭科云再次走进漆长英家探视。

每天探视重点人群是退休老党员彭科云的工作任务之一。此外,他还要负责对外出返乡人员的情况进行登记,向村民宣传最新防疫知识,接送有需要的病人就医。

在隆盛镇,像彭科云这样的“百人团”成员还有很多。“隆盛镇地处西部丘区,是医疗资源薄弱型代表乡镇。”隆盛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60岁以上且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幼童、孕产妇等“脆弱人群”占比达34%,医护资源较为薄弱,医患占比1:200。

为破解常态防疫服务力量薄弱难题,2022年,隆盛镇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实施“院落长+百人团”防治模式,通过自治化+“户连户举措”,把好院落“防疫关”。

据介绍,“院落长”以相对集中的小院落(5至15户)为基本单元,发动群众自主形成院落自治,院落长每天入户巡查,然后汇总每日情况,确保红黄绿三色健康台账实时更新。“百人团”成员由党员和退役军人组成,重点针对“红色健康”(65岁以上、有基础性疾病且不稳定的人群)人群提供每天早晚两次的上门探视、交流、买药送药等服务。

截至目前,隆盛镇共发展院落长622名,百人团成员3000余名,防疫服务力量实现“24小时”在线,有效整合基层防疫战线力量。

巡诊:家庭医生上门 守护群众“健康关”
收拾好药箱、检查好设备,冬日一大早,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家庭医生吕斌便和另外4名家庭医生出发前往农户家里巡诊。

爬过一段山坡,越过一条小河,他们来到村民杨兴荣家里。80岁的杨兴荣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无人照顾,镇上把她列入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台账。

上午对摸排出的重点人群上门进行健康监测,下午在村卫生室坐诊,是吕医生这段时间的工作日常。“如果特殊人群来不了的情况下,我们都是上门服务,对于重点人群一个星期要上门服务3次。”



据悉,赤城镇中心卫生院将村医组成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65岁以上老人、失能老人、独居空巢老人等进村入户随访。动态掌握该重点人群健康情况,分类建立医疗服务保障台账,强化日常健康监测,及时把控患病急救风险。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防疫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着重要的“把关人”作用。以吕斌为代表的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是落实“健康敲门行动”的主力军,他们通过定期入户随访对疫情防控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监测、用药指导和及时转诊等健康服务。

遂宁市卫生健康委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遂宁市通过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宣传,增加群众知晓度,扩大影响力;开展社区医生培训,提升履约服务的综合能力等措施,扩大家庭医生签约面,把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关口’,守好群众“健康关”。

目前,遂宁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全部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898个,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100%。

联运:分层分类兜底 全力保障重症患者救治
“多亏了医院及时转运,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回想起前几天的紧急情形,徐珍成的家属仍胆战心惊。

原来前不久,98岁的徐珍成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在大英县隆盛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主管医生立即对接遂宁市中心医院,汇报患者目前病情、相关治疗经过及方案后,通过转运病人绿色通道将患者上转至遂宁市中心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我们与遂宁市中心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可以直接衔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开辟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学习,实现了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的提升。”隆盛镇中心卫生院工会主席刘体良说。

当前,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重点已经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如何全力保障农村重症患者救治?遂宁的做法是采取分层分类兜底方式,在市、县两级设置定点医院,统筹辖区内医疗资源,按照分区包片原则,依托医联体建立对应转诊关系,畅通逐级转诊机制,对新冠患者分类进行救治。此外,还抽调1300余名医务人员,成立新冠重点人群团队514个,巡回诊疗团队218个,配置巡回诊疗车36辆,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实现健康有人管、重症有人转,切实筑牢群众生命安全屏障

以大英县隆盛镇为例。该镇协调了71名村医生、23名诊所医生和108名卫生院医护力量,开展线下治疗与线上问诊同步,村卫生室和诊所在划定区域内靠前处置轻症,卫生院坐镇收治“重症患者”,统一调配医疗资源,同时为有需要的重症患者提供绿色通道转诊服务。

眼下,遂宁在农村已构建了以县(市、区)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农村30分钟就诊目标。(屈超英 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