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党建引领 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3月28日,贵州省各地春光明媚,街头的迎春花释放着春天的气息。不管是黔北腹地的务川,还是美丽黔东南的三穗,一间间店铺、一个个车间、一处处工地,在按下短暂的暂停键后,陆续复工,越来越多的店铺、企业、单位恢复正常运转。贵州省疫情防控效果持续巩固,复工复产不断加速,日常熟悉的生活场景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
办好中国事,关键在党。贵州疫情防控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贵州省卫生健康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带领广大医护人员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早、快、实、细”,有效处置了遵义、铜仁、安顺、务川、三穗等地局部疫情,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闻令而动:是责任,更是担当
闻令而动,彰显政治站位,凸显政治担当。
3月,遵义市务川自治县、黔东南州三穗县相继出现省外返乡确诊病例。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果断处置务川、三穗疫情。贵州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视频调度会、专题会议,都为务川疫情防控做了周密详实的安排部署,坚持“早、快、实、细”,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举措,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每一次,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都在第一时间组织医护人员出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2020年2月25日,在完成省内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系列任务,省内实现本土清零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率队搭乘救护车,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次日凌晨抵达疫情中心——武汉,统筹管理援汉医疗队。3月26日,贵州援鄂医疗队实现了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圆满完成任务。
2022年3月11日,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报告检测阳性病例,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立即安排有关专家、疫情防控指挥中心专班赶赴务川。
3月23日,黔东南州三穗县报告阳性病例,刚从务川返回贵阳的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再次赶赴三穗。
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从战略到战术,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工作组各成员既是指挥者,更是战斗者。
闻令而动,检验组织能力,考验初心使命。
病毒频繁变异,形势严峻复杂。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统筹全省资源,连夜调派力量,24小时内抵达现场,投入战斗。先后调集2185人、2台移动P2+实验室、5台移动方舱及物资支援务川;调派124人、2台移动方舱实验室、2台移动P2实验室支援三穗。第一时间争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出专家到务川、三穗指导工作,提出完善疫情防控工作的策略、措施、建议,为贵州更好地处置疫情提供专业支撑。
“根据奥密克戎毒株进化分支BA.2的新特点,我们及时调整战术打法,将阻击战改为歼灭战,着力跑赢病毒,将疫情控制在务川、三穗县域内,坚决阻断传播,坚决防止疫情外溢。”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杨慧说。
说到做到!务川、三穗两地均在1周内实现社会面清零,第一时间阻断疫情传播,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据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便成立高规格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日常工作专班化,24小时“不打烊”。2020年1月20日,成立了省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委领导挂帅,抽调精干力量组成12个专班集中办公,发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的“信息中枢”“指挥中枢”作用,至今已连续奋战800余天。
一封封援鄂请战书,一个个鲜红手指印,彰显着贵州卫生健康人的初心使命。援鄂抗疫是贵州历史上第一次承担对口支援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检验了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丰硕成果。
无论是2021年遵义市、铜仁市发生疫情,还是2022年安顺市、遵义市务川自治县、黔东南自治州三穗县等地发生疫情,都有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党员干部的身影——通宵研判疫情发展态势,汇聚区域核酸检测数据,规范隔离管控,保障大数据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第一时间为党组提供科学决策信息……
采访中,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就要冲锋在一线。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省卫生健康委党员干部在疫情处置中无怨无悔的坚守便是最好的体现。
沉着应战:要快速,更要精神
疫情处置中,贵州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做到一夜成军,“疫”线有我。每次疫情发生,全省广大疾控、医护人员等主动请缨,第一时间集结到位、奔赴现场,迅速开展工作。这其中,随时随地都体现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在处置务川疫情期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皮大强和同事们承担封控区核酸采样任务。封控区意味着风险系数更高,要求这里的工作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更加快速。2020年的春天,皮大强曾作为贵州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支援湖北。2021年遵义、铜仁发生疫情时,他均前往一线支援工作。“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党和人民有需要,我就要尽己所能。疫情防控的每一天都是紧张的,但在短时间内能让城市恢复运转,再苦也值得。”皮大强说.
贵州省疾控中心实验中心副主任廖春,连续多次赴一线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在务川连续奋战近10天,随后便赶赴三穗。“我们要坚决扛起职责,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用‘火眼金睛’死死盯牢病毒的‘踪迹”,阻击病毒‘闯关’,构筑疫情防控的防线。”廖春说。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赵茂嘉,在务川连续作战9天后返回贵阳刚休整了两天,接到支援三穗的通知后,没有任何犹豫,就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启程前往三穗。“去年,铜仁、安顺的疫情处置我都参加了,经过几次疫情的实战后,我和同事们的配合更加默契了,合作起来也比较顺利。”赵茂嘉说.
据了解,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派出支援务川处置疫情的2185人中,党员超过50%;派出支援三穗的医护人员中,党员有61名,其中有35名党员从支援务川返回后,休息不到2天,再次投入一线战斗。
他们是37万贵州卫生健康人的缩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彰显了卫生健康人的责任担当,擦亮了共产党员的金字招牌,成为流调溯源的“排头兵”、核酸检测的“顶梁柱”、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精准施策:要精准,更要科学
贵州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在努力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3月12日,务川自治县一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成立,23名党员“临危受命”,第一时间制定管理制度,成立管理机构,明确组织领导,明晰职责分工,确保把隔离点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细落小。
“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发挥,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该隔离点总指挥、临时党支部书记方勇说,为了便于统一管理,隔离点划分为15个网格,每一个网格安排党员包保。
“这里给小孩子的饮食保障是单独的,不仅要让他们吃饱吃好,还要注重科学营养。”方勇说,隔离点从细节入手,综合考量隔离人员年龄和身体情况,提供更加暖心、温馨的人性化餐饮服务。
除了日常的核酸检测、配餐、消毒、垃圾清运等工作外,工作人员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了解隔离人员的心理状态。为做好隔离对象的心理疏导,隔离点成立了心理疏导小组,对隔离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提振信心。该隔离点的党员干部,曾收到23封来自隔离人员及亲属的感谢信,字字情真意切,表达出他们对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自3月11日,接收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第1例阳性患者后,贵州省将军山医院迅速由平转战,全面激活,“一键”启动集中救治工作,确保治疗有序进行。救治工作开展以来,贵州省将军山医院从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抽调呼吸、重症医学、感染、中医等多学科专家组建专家组,实行“一患一医一监管”“一人一日一策一比对”,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做到中西医优势叠加。针对收治的两岁多的小患者,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调派7名儿科医生和10名儿科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精准治疗和24小时特护。
舍我其谁:是支撑,更是希望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疫情防控前线,医务党员的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战斗面前舍我其谁。
务川自治县连续数轮核酸采样现场,都有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调集的专家现场检查指导核酸采样、个人防护、环境消毒消杀和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
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院感科副科长、主任技师梁永生,原本正在广州华侨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院感和医务管理进修学习,在得知务川疫情消息后,3月15日从广州直接赶到遵义,此后一直忙碌在多个采样点上。“作为一名党员,在这个时候理应贡献自己的力量。”梁永生说。2020年,梁永生曾参与将军山医院建设,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同年,他带着“将军山经验”前往武汉,在江汉方舱医院贡献贵州力量。
马光凤是遵义航天医院呼吸科护士长,也是一名党员。在支援务川疫情防控中,她主动申请到隔离点核心区开展工作,经过短期磨合,确保了隔离点高效运转。
务川自治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涂江莉也是一名党员,疫情发生时她刚刚结婚,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动员丈夫文野马作为志愿者一同参与疫情防控。就这样,涂江莉在隔离点工作时,文野马便收集、登记隔离人员信息。连续多日,他们一边做好隔离人员的各项工作,一边将多、乱、繁、杂的信息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确保人员信息准确。
他们都是党员,他们真正做到冲在前、做表率、当先锋。(马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