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衰老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的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高。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每5个人就有1个人患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疾病,所以科学预防、合理治疗骨质疏松症对于老年人健康十分重要。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年龄超过50岁的女性、母系亲属有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病史、长期卧床、酗酒、吸烟、运动缺乏、钙摄入量减少、过量饮用碳酸饮料、过早绝经的女性等,这些人群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

骨质疏松的危害与表现

患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骨质疏松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会出现骨痛(通常表现为腰酸背痛、关节疼痛),脊柱变形(驼背变矮),脆性骨折等表现,临床中患者往往是发生骨折后才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当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需长期卧床,容易继发坠积性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及时治疗已经发生的骨质疏松症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民间有种说法叫“以形补形”,认为喝骨头汤可以强健骨骼。实际上骨头汤中含钙少,但嘌呤、脂肪高,长期喝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及高脂血症,并不是正确的预防骨质疏松的好方法。为了达到预防骨质疏松、改善身体机能的目的,我们需要保证良好的营养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饮食上说要均衡饮食,钙和维生素D尤为重要,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生素D是钙吸收所必需。普通成年人每日钙的推荐剂量为800mg,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其中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海鱼、猪牛羊骨、芝麻酱、豆类、豆制品等食物钙含量较高。食物摄入不足者可以通过钙片补充。人体维生素D的获取、最简便实惠的办法就是晒太阳。一般来说,每天接受30~60分钟的日照对于维生素D的摄取非常重要。同时还可以通过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脂肪含量高的鱼类、鱼油及某些水生哺乳动物来补充维生素D。

适当运动。负荷运动可增加骨量,预防骨丢失。适合中老年人运动包括散步、广场舞、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周至少三到四次,每次30分钟。老年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不宜用力过大、速度过快。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高盐饮食、过量咖啡等均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要尽量避免。此外,老年人需预防跌倒、坠床与意外损伤。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如果已经出现骨质疏松,则需要尽早、长期以及综合性治疗。除了上述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药物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主要有雌激素、双膦酸盐、RANKL单克隆抗体等),还有促进骨细胞形成的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等)。目前,双磷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但应注意使用前要纠正患者维生素D的缺乏,提高25OHD(骨化二醇)的水平。如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时可采用手术治疗恢复功能、改善疼痛。

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王天一 熊雪莲

编辑:吴刚

审核:张士国 孔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