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抓实党建工作促学科发展

近年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党支部始终坚持高举党的旗帜,紧紧围绕医院党委工作部署,做到党建和学科“两手抓,两手硬”。




持续提升技术 引领学科发展


作为四川省九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成都市级公立医院“排头兵”、成都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其神经内科近年来在卒中患者防治方面持续发力。
“对于卒中患者的救治来说,时间就是一切。”该院神经内科党支部书记、主任柳华说,群众对卒中疾病的知晓度仍然较低,大多数急性脑卒中患者不能在时间窗内到达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给患者的生命及预后都带来了严重威胁。

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延误,是脑卒中诊治的关键。在支部老党员的引领下,科室骨干无一不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精进的学科造诣,挽救更多的患者和家庭,为整个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助力各级医疗机构明确卒中救治的意义,并不断向其“输血”“造血”。


承担“脑卒中地图发布”牵头重任


自2019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启动国家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以来,医院按照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标准》要求,成立了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为主体,联合院前急救、急诊、影像、检验、信息等科室,以及神经重症监护病区、卒中病房和脑心健康管理等脑卒中防治团队携手发力。
“我们获得了医院的重视和支持,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脑防委的考核评估,成为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单位。”柳华表示,经过全科室的共同努力,该科室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脑卒中防治工程总结会上拿到了“国字号”授牌。目前,该院脑卒中溶栓救治能力走在全省前列,拥有超时间窗溶栓的救治能力,并带领全市对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流程进行改进。
神经内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主动作为,积极为全市脑卒中急救地图的创建“排兵布阵”。从细枝末节的流程梳理,到积极对接相关单位,再到项目顺利落地,全科骨干都加入进来。“前后近1年的时间,我们的科室骨干和柳主任一起,一家家地考察并全面评估,尽全力为患者把好前关,让市民能精确寻找到真正有取栓、溶栓能力的医疗机构。”该科副主任医师、党员何柳说道。
2020年5月22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向成都市卫生健康委提出成为成都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发布牵头医院的申请,并于同年6月5日收到同意申请的批复。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认知障碍患者救治能力,2021年9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正式启动国家级认知障碍疾病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遴选。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入选为全国首批国家认知障碍疾病专科能力建设项目高级认知中心,这也是该院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体现。

科室汇聚了高励、张仲、曾仲、刘艳、赵晓玲、杨训勇等神经病学领域的专家,带动全科室人员扎实开展工作,逐渐形成了神经内科普通病房、卒中单元、康复单元、认知中心、电生理检查室等多个专业分支,为学科全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心系基层发展 画好优质服务“同心圆”


“让更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掌握识别疾病的能力并提升救治能力,其意义非常深远。”柳华始终践行初心并致力于这一目标,促使支部上下形成合力,让学科发展造福更多群众。

2019年,自邛崃市第二人民医院被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托管以来,神经内科便积极响应帮扶要求,从输送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让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基层,深度打造网格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我在邛崃驻点之前,医院是没有专门的神经内科医生的,一名因重症肌无力常年反复入院的70岁女性患者,上呼吸机插管多次,还合并有血尿等症状,我接诊她之后,和医疗组反复评估,决定进行专科治疗,为患者对症用药,并注射免疫球蛋白等,病情控制得越来越好,患者和家属都很满意。”神经内科党支部组织委员、主治医生唐卉在邛崃驻点2年,填补了当地在专科治疗上的空白。唐卉从邛崃回院后,科室骨干、党员李伟便接下了帮扶的“接力棒”,继续深入当地,为医院和群众解决问题。


公益使命当先 展现有温度的医疗


“护理工作中仅有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精湛的护理技术和体贴入微的关怀是远远不够的,遇到特殊患者,我们还要制定特殊的护理方案及措施。”神经内科四病区护士长、党员龚蕉椒表示,面对科室患者,护理团队需要拿出全部的责任心和耐心。
龚蕉椒回忆,此前病区曾收治入院的马老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有走失史。在科室党员召开组织生活会时,她便将住院期间如何防范马老伯走失作为议题。会上讨论后提出叮嘱家属24小时陪护,加强巡视与报告,在马老伯床头悬挂易走失标识,加强检查与监督,每天巡视,为他制作方便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明挂牌,并给手机安装定位系统。这些有效的护理措施行之有效,马老伯在住院期间未发生走失事件。同时,科室持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提高服务与忧患意识,全力确保特殊患者在院安全。“正是这样的全力以赴,我们收获了住院患者满满的谢意与认可。”
科室秉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将有温度的医疗体现在各个方面。自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以来,神经内科的专家们就开始在小程序上为患者提供免费云端义诊、专家咨询、线上复诊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据院内数据统计,仅2022年,神经内科就派出32名医生坐诊互联网门诊,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小程序上为1500余名患者提供了线上就诊服务。

除此之外,为了做到让健康知识深入群众内心,科室全员在普及疾病知识、进行科普宣教上下了大功夫。该院卒中中心官方微信由神经内科自主运营,在平台上不定期推送相关疾病的科普知识。在医院的官微上,神经内科的科普宣传内容都由科室骨干轮流“执笔”,柳华审核把关,力求让每一个专业、有温度的健康知识广泛传播。


文图:侯文瑾 刘之超
编辑:郭晓薇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