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从“治疾病”到“谋健康”

“传统中医药治未病理念与新时代卫生健康‘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方针相契合。”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党委书记杨人贵认为,中医医院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具有独特优势。



在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中,长沙市中医医院奋力“走在前、作示范”,将医院建设和调查研究工作相结合,深入了解群众健康需求,着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现从“治疾病”到“谋健康”的转型。


强调整体也重视个体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渐提高。同时,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亚健康人群、慢病患者人群逐渐扩大。长沙市中医医院院长李波表示,随着中医药健康养生属性越来越受重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推进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探索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中医医院的发展方向。长沙市中医医院精准定位一院三区功能,明确将星沙院区打造成为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其中,名医门诊汇聚儿科“圣手”张涤,湖南省名中医刘定安、蔡进、卿照前等10余名中医专家坐诊;中医护理门诊午间和双休日照常开诊,将部分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转入门诊;整合中药房和智慧药房,为市民提供“一站式”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服务。

医院芙蓉院区拥有规模位居省内前列的中医馆,可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体检+中医治疗”服务。该服务将中医经络检测和体质辨识纳入常规体检项目范畴,有针对性地帮体检者改善体质,实现未病先防;天心院区突出传统诊疗优势,重点打造“湘一正骨”示范基地,传承创新“湘一正骨”学术流派。


治病也治未病


长沙县李女士的大儿子幼年时免疫力低下,一旦感冒常常发展成肺炎。经张涤的中医药调理,5年来,孩子未再患肺炎。听闻张涤定期到长沙市中医医院坐诊,李女士又找到张涤为4岁的小女儿治疗鼻窦炎。张涤望闻问切,辨证用药,并针对患儿日常生活情况给予指导。“中医在疑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张涤从医30余年,坚持用纯中药治疗与调理,通过增强患儿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医院柔性引才,与张涤等中医名家签约,实现名医定期坐诊。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除了平和质为健康状态,其余8种偏颇体质呈现亚健康的状态,如果不纠正,容易引起身心疾病。中医治未病的方法包括汤药、膏方、药膳等,应用最广泛的是中医药特色技术。近1年来,肖女士的失眠、乏力、肩背部疼痛等情况越来越严重,但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近期,她到长沙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医体质辨识提示其为气郁体质。在中医护理门诊,经过耳穴压豆、铜砭刮痧等中医药特色治疗,症状很快缓解。除此之外,中医护理门诊还开展放血疗法、火龙灸、平衡火罐等20余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既可以治疗哮喘、失眠、便秘、头痛、肩颈痛、腰椎间盘突出等临床常见病,还可以调节过敏体质、脾胃不和等亚健康状态。

在康复治疗中,中医药也具有独特优势,用于医院各专科。其中,临床药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培育项目,针对不同阶段的骨伤患者,药学部研发自制的集成疗伤片、理伤片、愈伤片、当归活血液、伤科黑膏药、三黄肿痛膏等中药制剂,可实现内外兼治;针灸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引进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开展微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调神止痉针刺法等中医技法,在中风病、小儿脑瘫、骨伤等疾病的康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年病科·中医经典科发挥中医经典理论,通过辨证施治、施茶、施膳、施功等手段,为患者制定全面的治疗及保健方案。


诊室也是教室


最近,38岁的黄先生在长沙市中医医院就诊时确诊患有高血压。高血压专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刘乐详细询问其生活习惯,并结合检查结果,开具用药和健康教育双处方。

双处方是健康促进、医防融合理念的体现,有助于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如今,不只在门诊,健康教育已融入住院、康复、随访等医疗服务全程。端午节前,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发放香囊,熬煮祛暑清热茶,科普端午节习俗中蕴含的中医养生智慧;午休过后,护士带领住院患者跳八段锦、健身操;出院时,慢病患者可自愿加入健康管理群,群里有医护人员长期提供线上指导;互联网医院为市民提供线上问诊、健康咨询、预检复诊等服务,并提供中医药特色产品送货上门服务。

健康促进理念融入医院建设。医务人员轮流担任志愿者,开展戒烟相关工作;食堂为患者和职工提供健康营养食谱;结合时令节气,医院开展“冬病夏治”“膏方节”等品牌活动,让更多市民体验中医药保健养生。

无论是门诊大厅、候诊区,还是病房走廊、电梯间等区域,医院随处可见中医药养生保健宣传展板。患者可随时取阅健康教育折页及观看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的健康教育视频。据医院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医院每年制作各类健康教育资料10万余份,推出健康科普作品1000余件。


医师也是讲师


“我孙子5岁了,通过中医外治法,几乎没有打过针、吃过药。”胡女士关注长沙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服务号、视频号,对医院开设的“儿医话方药”“中医说节气”“走近中医药”等栏目耳熟能详。据了解,长沙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年均推送科普文章500余篇,拥有80多万名读者;编写的《中医文化发展纪实系列丛书》《星城本草香》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在短视频平台构建“医院—科室—专家”三级科普矩阵,鼓励中医药专家打造个人科普品牌;培养医护人员成为健康教育讲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和中医药文化。其中,中医专家高智颖、李文龙被评为湖南省首届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14人获选成为长沙市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15人获选成为长沙市健康知识普及领域专家库成员。通过医护下沉、疾病筛查、健康宣教等方式,医院转变为集防病治病功能于一体的“健康中心”,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居民。

日前,长沙市入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长沙市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事业示范引领作用,与芙蓉区共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在此基础上,医院深入调查研究,根据自身优势和群众需求,与医疗集团内1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睡眠医学专科;建设覆盖长沙地区的中医骨伤、针灸康复和中医护理联盟,推动中医资源的整合共享,不断提升各联盟成员单位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今年5月,长沙市中医发展联盟成立,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长沙市中医医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重点学科力量,进一步推动中医资源的整合共享,促进优势资源下沉,更好地守护百姓健康。

当前,长沙市中医医院已经成为健康促进的主阵地,医务工作者已经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引领市民争做健康生活的践行者,助力人人共享健康长沙建设美好成果。


文图:金浪编辑:王天鹅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