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小山村走出的医学博士生在泸州圆梦

“明天你就可以出院了。”6月2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医生王伟明高兴地对在科室走廊散步的患者说。王伟明是一名“90”后,他将所负责的10余个床位的患者都当朋友。

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坚持人才强院、按才授岗,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培养了一批院内在培博士。王伟明是该院的内培博士之一。



走出小山村,王伟明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当作第二个“家”,扎根发展。在这里,他实现了“可以治病救人”的愿望,同时,也正在慢慢实现第二个愿望,“给百姓进行科普,让更多人知道血管会生病”。


小山村走出的医学博士


从医之路上,王伟明一直很感激两个人,“一个是父亲,让我走得更好,而另一个则是我的研究生导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勇教授,让我走得更远”。
王伟明来自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的楼石村。虽然从小家里比较艰苦,但他的父亲从未动过让他放弃读书的念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是王伟明的家风。
“要走出大山,唯有读书。”王伟明说。从记事起,王伟明便随着作为代课教师的父亲“游历”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代课,父亲总要背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代课期间所需的干粮,带着他徒步从一个山头爬过另一个山头。
选择当一名医生,王伟明受两件事情影响。
第一件事是他几岁时生病久治不愈,几经辗转找到一位“赤脚医生”,花了不少钱才治好。那时,想当医生这件事便在他心里撒下了“种子”。
第二件事是高考当年恰逢“5·12”汶川大地震,震中人员伤亡、医疗救助等各类消息铺天盖地而来,更加坚定了他想当一名医生的决心,“医生能够治病救人。”于是,王伟明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医学专业,父亲也一直给予支持,并帮助他实现愿望。
2013年,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王伟明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这期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导师刘勇教授。
“导师希望年轻医生都能独挡一面,所以科室很重视人才培养。”王伟明说,刘勇教授给科室定了“四化”目标:医生博士化、博士国际化、技术一流化、学科西部领先化。
机会来临时,王伟明一把抓住。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工作3年后,他继续深造,成为澳门科技大学与西南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并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学习。

由此,楼石村走出了首名医学博士研究生。


“回家”扎根 治病救人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意味着王伟明有了更多选择机会。但他没有多想,“奔赴”培养他的第二个“家”——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我最怕的事情就是刘勇教授查房,每次都像考试,从对患者所患疾病的认识,再到涉及的理论知识,不问倒你不罢休。”在王伟明看来,刘勇教授是他及科室小伙伴快速成长的“助推器”。查房时,他们常被刘勇教授“抽问”,也会因回答不上他千奇百怪的问题而面红耳赤。但这也成了王伟明查找知识漏洞的方式,能针对性恶补“功课”,加快成长步伐。
“今天吃得如何?大小便怎么样?昨晚休息得好吗?”在刘勇教授的影响下,王伟明更加关注患者的每一个细节,每天雷打不动查一次房,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等。
共情,是王伟明在临床中的“必修课”。
王伟明回忆道,有一名患者在当地做了腘窝囊肿切除术后,损伤了腘动脉,导致患肢疼痛,并伴有皮温下降等症状。3天后症状未见好转,患者转院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来院时表情痛苦,已经疼得受不了了。”安抚患者并做了检查后,王伟明为其进行了急诊腘动脉的重建手术,术后,患者症状随即得到改善。王伟明解释到哪,患者出现的症状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如果未及时得到治疗将可能导致患者远端肢体缺血甚至坏死,最终的结果就是截肢。保住了一条腿,患者及家属对王伟明道不尽的感谢。
“把患者当朋友,用医术治病救人。获得患者认可时我特别有成就感。”王伟明说。

“临床与科研两条腿走路才会走得更好、更远。”王伟明一直在开展血管方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在博士研究期间,他主要针对中药在吸烟所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王伟明已经主持各种市厅级及院校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了5篇血管方向的SCI论文,未来也将争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获得突破。


让更多人知道血管会生病


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外科最凶险的疾病之一,死亡率很高,王伟明曾在一星期内眼见3名患者因此病而死亡。“咳嗽一声、从床上坐起来等动作都可能会导致血压增高,造成主动脉夹层的破裂从而危及生命。”他说,这一疾病也容易误诊。
另一容易误诊的血管疾病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此病会出现下肢疼痛症状,老年人易发。王伟明说,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能连这种病都没听过,延误患者治疗时间,“有些患者以为是风湿,拖一拖就好了。结果导致下肢动脉缺血溃烂,甚至长蛆。”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对于血管疾病只能想到冠心病、脑梗两大类,通常没有意识到其他血管也会生病。所以王伟明只要有机会,都会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群众科普相关血管疾病知识。
除了让血管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传播出去,王伟明也让自己“走出去”,常外出交流学习找差距。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各项血管疾病相关的赛事,并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主办的“静技有范”腔静脉滤器规范化应用与回收手术视频西部精英赛中获得冠军,下个月将代表西部地区参加全国总决赛。
“刘勇教授说过,‘走出去’才能把科室影响力打出去,才能让更多人认识血管疾病。”王伟明说,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也毫不吝啬,每周一一堂“精品课”,大家一起探讨疑难病例,汇报科研项目进度,也会举行各种小讲课。科室积极鼓励医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甚至出国留学。目前,科室的13名医生中就有9名博士,部分博士在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留过学。

王伟明在关注自身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血管外科的飞速发展。目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手术量排在全国前列、率先在西部地区利用体外/原位开窗技术治疗各种复杂的胸腹主动脉瘤/夹层、成功救治各种复杂腹膜后肿瘤等。海南、广东、内蒙等地的很多人到科室进修、学习,科室成员的“诊疗足迹”也遍布全国各地。


文图:曾念 任诗雨
编辑:郭晓薇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